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126期人物:一個雖然勤懇工作但月入3K,在面對二胎來臨的巨大壓力辭職創(chuàng)業(yè),通過擺攤賣糕點年入15萬的中年男人
年齡:37歲 職業(yè):地攤花車小老板
坐標:濰坊 收入:一年15萬左右
我初中畢業(yè)后,就沒再上學。
俺娘耳提面命就對我說了一句話:“咱們沒有學問,就要多付出力氣,走到哪兒都得勤勤懇懇干活兒,別偷懶?!?/p>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于是,從16歲離家我便開始了各種出賣力氣的活兒。
結(jié)婚前我到城里在一家小作坊找了一份電鍍的工作,滿屋里都是粉塵,戴著口罩、帽子,只漏著倆眼兒。
我不知道這項工作有什么意義,反正每天老板讓我干多少我就干多少,及時給錢就行,于是這一項工作我一干就干了5年。
由于這項工作不能說話、枯燥、又很臟,能堅持干一年算多的,最后整個車間只剩下我一個人。
有一次,我大妗子去看我,一打開門,看見屋里只有一個人在吱嘎吱嘎的電鍍,她喊我的名字,我抬頭,她看見我的那一瞬間就哭了,她哭著說,哎呀,我的孩子,你這是在受什么苦啊!
我大妗子回去聲俱淚下的把我黑不溜秋工作的狀態(tài)告訴了俺娘和俺爹,說什么都得讓我辭職不干啦。
俺娘直落淚說:“沒好好讓你上學,得受一輩子苦。”
其實,我沒有覺得苦,反而覺得挺輕松的,也不無聊,因為本身我也不怎么愛講話。
可就因為我能堅持這項工作5年,也不知道我大妗子回村里怎么夸的我,反正村里邊的人一度都覺得我是踏實、本分、能吃苦、能干還懂事兒的小伙子,又因為我長得高182cm,所以來了很多給我說親的人,從那時候我就開始了相親之路。
我現(xiàn)在的媳婦兒說那時就是沖著介紹人說的我這份踏實才愿意跟我處處的,沒想到這一處就得處一輩子啦。
所以,我還得感謝那些看似沒有任何意義的電鍍的日子,雖然機械的重復,沒有什么新意,但他可能正如別人說的:磨的是一份心性。
一直秉承勤勤懇懇工作的態(tài)度,老板說我是店里最能干的伙計,可是3400塊錢我養(yǎng)不起家。
我媳婦家里就她一個女兒,因此結(jié)婚丈母娘和丈母爺給陪送了一輛18w的車,村里俺爹娘給蓋了一口新屋當婚房。
但是因為我媳婦在城里的幼兒園里當老師,考慮到城里邊也好找工作,于是我們七湊八湊在城里買了個100平左右的房子,當然首付大部分是我媳婦兒家出的。
這樣看看,能娶到這么好的媳婦兒是我福氣,別人見了我也這么說,我呢沒啥大本事,就是不怕累和吃苦。
婚后,我重新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廣告公司店里負責安裝廣告牌,底薪是2000交五險,有時候加班、出差多最多能拿4500左右,平均下來每個月拿3000塊錢左右。
我和我媳婦一個人工資付房貸,一個人工資維持家庭日常開銷,雖然過得緊緊巴巴的,但日子也能過的下去,就是不敢有什么大動作。
可是在前年,我們意外懷孕,老二來啦,并且這一胎又是一個兒子。
我媳婦一度有點崩潰,因為多一個孩子,家里卻多了不止一份開支,還得有看孩子的人。
俺娘已經(jīng)快70了,我哥家也剛生完二胎,俺娘是濟南—濰坊兩地輪著給我和我哥家看。
就因為看孩子這件事兒,家里矛盾蹭蹭升級,一吵架,媳婦上來就說:“我家里結(jié)婚出錢出車,你家給什么了?現(xiàn)在看個孩子也不來,當奶奶的不應該看嘛,再說了,我媽不來我媽給錢啊,那你娘不來,給錢也行啊!”
每當這種歇斯底里上演,我都想罵人,可是心里也知道自己媳婦是一邊上班,一邊弄著倆吱哇的孩子累的。
何況一個還得吃奶,有時幼兒園里有急事需要她去,如果正好輪著俺娘去俺哥那里帶孩子,她就不得不推著孩子去幼兒園工作!
媳婦從事幼教工作近十年,也熬到了副園長,平時給幼兒園老師們做做培訓,做做資料文件,處理園里一些應急事務,也算是一個小領導。
她推著孩子去上班,她同事也有連諷帶刺對她說:“你家斌哥真有福,娶你這樣能干的媳婦!”
其實,我知道,這是在埋汰她,嫁給了我這么個無能的男人,才讓自己的媳婦這么累。
確實也是如此,看看媳婦再看看自己,作為一個男人,上不能讓父母安享晚年,下不能讓妻兒衣食無憂,也是一種極致的無奈。
所以去年我決定辭職,遞交辭呈上去,老板當天晚上就請我喝酒,意思是店里這么多人就數(shù)我踏實能干,要給我加錢,讓我別走。
以前,我也以為自己踏踏實實地干活就行,可是生活告訴你,一味地賣苦力、勤懇沒有用。要是我會做設計,也能多拿兩倍的錢,要是我有點魄力早幾年出去弄個安裝隊,雖然操心點也能多賺點。說不定這時候也能請個保姆或者讓媳婦辭職在家?guī)Ш⒆?,可是現(xiàn)在除了媳婦階段性崩潰,我無能為力。
其實,也不是不想出去干點別的,就是心底里打怵,一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二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成,畢竟現(xiàn)在雖然工資少,但多少還是有,要是自己單干還有可能賠,我們這種家庭是一點風險都不敢冒的。
二胎來了是一把生活的火,把日常矛盾和開支燒大,讓你覺得靠這點工資要活不下去了,讓你不得不給家里人一個交代,它用現(xiàn)實逼著你去思考、逼著你去想辦法,我才明白這就是,窮則思變!
在我想要辭職創(chuàng)業(yè)還沒有想好干什么的時候,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市場,我四妗子家表弟的媳婦在西園街擺了一輛賣點心的花車開始試營業(yè)。
她聽過我堅持干電鍍工的事跡,覺得我是個靠譜的人,并且正好要辭職,她來讓我跟著她干,給我開6000的工資。
說實話,工資很誘人,可是我沒打算去,因為我是想自己出來單干的,另外做點心我不會,賣點心更不可能,我平常也不怎么講話,跟別人說話都犯愁,還去賣東西,我肯定干不了。
可我這個弟媳婦卻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
她經(jīng)常上我家來游說,做工作,我是非常排斥,可她成功的把我媳婦游說了。
我媳婦幾天晚上翻來覆去不睡覺,跟我分析我接下來能干什么、風險多大,她覺得我要是跟著我這個弟媳干風險小,畢竟自己家的人再怎么樣也不能坑我們,我不同意,但是不敢明面上反駁,畢竟我媳婦現(xiàn)在動不動就炸毛。
就這樣拖了倆月我沒去,西園街市場上我弟媳弄的那臺花車結(jié)束試運營,正式開業(yè)了。
說實話誰也不敢想一個擺地攤的花車,能在開業(yè)后天天排隊,從出攤到結(jié)束。
每天人爆滿,幼兒園放學,我媳婦晚上和我去幫忙了好幾次,聽著,“支付寶到賬xx錢,微信到賬xx錢”,說實話,那一刻我心動了!
雖然,我還是心里犯愁,但是看著買賣這么好,心里也很眼饞,現(xiàn)場跟著賣了大約一周左右,跟著學習收銀、推薦、試吃、發(fā)朋友圈。
我媳婦,她會叫賣,她臉皮厚,她能出去發(fā)傳單,也能發(fā)朋友圈賣貨,她朋友圈里、群里,孩子家長特別多,賣的點心都是孩子愛吃的,她能幫我搞線上推廣和地推。
就這樣,我們回老家借了四萬塊錢,找了弟媳,也搞了這樣一輛花車。
一開始店里還沒找到接替我的人、花車也沒到,每次下班后,我都到加工廠去學習糕點制作,說實話從打料、制作到烤,晚上干到10-11點,回家已經(jīng)累到散架。但是突然發(fā)現(xiàn)我還可以做點心,并且?guī)煾悼湮覍W地特別快,在我的小車子到的時候,我已經(jīng)能把像桃酥和泡芙這樣的產(chǎn)品做得很好啦。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花車沒找到合適的市場去賣。因為我想離家近點,方便照顧孩子,所以最開始我把車停在小區(qū)我們樓下,先搞線上店,我們建了社區(qū)群,進群可以團購、優(yōu)惠,我每天想發(fā)朋友的文案,在群里互動的文案和活動,然后我媳婦真的發(fā)揮了她朋友圈家長各種力量,搞宣傳、轉(zhuǎn)發(fā),我開始接單、只要不虧本全城配送,每一個包裝盒、包裝袋上貼上我們的二維碼。
用我媳婦的話說:我以前竟然不知道,你還會寫廣告文案,你還知道“社群營銷”。
我說,當你被生活逼到份上了,只要賺錢需要的,你會的不會的,都會學會!
現(xiàn)在各個城市建設文明城市,是不允許隨便擺攤的,我們必須在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市場里去擺。
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小區(qū)對面就有規(guī)劃的攤點小市場,但是里邊攤位都已經(jīng)被占滿了。
但有些不是長租攤位,是干一個月或者兩個月的,我需要等待別人有到期不干的才能把車擺進去,臨時只能在小市場外邊過渡一段時間。
市場規(guī)定下午三點半以后才能出攤。
所以,我們一般是上午送“社群團購”的訂單,下午三點左右到達小車,收拾收拾準備出攤,晚上營業(yè)到9:00左右。
就這樣桃酥9.9一斤,這么少的客單價,從11月中旬到過年,不到倆月,就這一款產(chǎn)品,我賣了1283斤。
從不說話,到站在街上叫賣,從朋友圈沒發(fā)過日常,到每天朋友圈三條文案;
從一個不講話的電鍍工,到社群里貼心客服大哥;
從一個安裝工,到個體小老板;
從月薪3400,到年薪15w+;
我覺得,我們就是欠真正逼自己一把,真把自己逼到份上了,也許生活就會給我們不一樣的回饋。
一直以來,就有個想法,講述身邊普通人的職場、創(chuàng)業(yè)故事,他們可能沒有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沒有腰纏萬貫,甚至還在努力為生活,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他們的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故事里一定有悲傷,有溫度,有力量,有觸動你的某些東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
]]>如果你今年18歲,沒有學歷,沒有手藝,沒有背景,要靠做什么才能在2年內(nèi)“咸魚翻身”,擁有自己的事業(yè)?
河南夏邑26歲小伙子司擴展選擇在老家夏邑做西瓜代辦,1年時間跟著師傅學習入門,第二年開始自己獨立單干。從學會辨認西瓜質(zhì)量,到積累其自己的客戶群體,如今8年過去,他已經(jīng)成長為扎根在商丘夏邑西瓜產(chǎn)地的資深代辦。
司擴展主要做西瓜和白菜的產(chǎn)地代辦,西瓜每年銷售旺季從5月開始到8月結(jié)束,緊接著做白菜的產(chǎn)地代辦,從8月中旬持續(xù)到12月底,一年下來2個主要品類的銷售量超過7000噸。
01
畢業(yè)后選擇做農(nóng)業(yè),跟著師傅從頭學
2014年,18歲的司擴展從學校畢業(yè),不打算繼續(xù)上學的他也在發(fā)愁自己的生計。他老家就是夏邑,這里父輩很多人都從事西瓜、白菜等蔬菜種植和經(jīng)營。不想離開家,那就干家鄉(xiāng)最多人干的事情——去做產(chǎn)地果蔬代辦,“剛好就在西瓜主產(chǎn)區(qū),不能浪費這么好的產(chǎn)地資源”。和父母商量過后,司擴展就一頭扎進西瓜地里去,開始學習如何做好一名西瓜產(chǎn)地代辦。
對于一個剛滿18歲的人來說,挑自己吃的西瓜容易,要靠它去賺錢,還是很不同的。做代辦,一次賣出去的西瓜都是以噸計算的,一車9.6米的貨車,裝20噸貨是常事。如何保證這20噸西瓜成熟度達標,降低壞瓜率,是出入行的司擴展要學的第一課。
年輕人有沖勁兒,大夏天,跟著師傅在產(chǎn)地挨個村子看瓜,如何挑瓜,如何辨別生瓜、泡水瓜、壞心瓜,采購商更關注哪些點,司擴展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西瓜知識庫。師傅聯(lián)系客商,自己在一邊跟著聽他們是如何交流的。
一個西瓜產(chǎn)季下來,原本白凈的小伙子曬的皮膚黝黑,辛苦換來了收獲,司擴展可以獨立聯(lián)系客商、收貨、聯(lián)系貨運司機,基本上把代辦的工作內(nèi)容了解全面了。第二年司擴展決定自己單干。
02
開始單干,用一畝田搞定客商來源問題
自己單干,最重要的就是客戶來源。沒有客戶,是做不成代辦生意的。司擴展就自己上網(wǎng)搜索農(nóng)產(chǎn)品賣貨的方法,“于是找到了一畝田,看到是專門做農(nóng)產(chǎn)品生意的,我就決定用它了”。
司擴展在一畝田上發(fā)布夏邑西瓜的貨品消息。慢慢地,開始有客商來聯(lián)系司擴展詢價問貨,他的代辦生意就漸漸地做起來了。原本夏邑就是西瓜主產(chǎn)區(qū)之一,2017年,夏邑被授予“西瓜之鄉(xiāng)”的稱號,這對司擴展的生意也是一大幫助。很多客商就認準了夏邑西瓜,不需過多介紹西瓜優(yōu)勢,常買的客商都了解。
司擴展目前的客戶中有一位大客戶,每天西瓜發(fā)貨量80噸。司擴展在一畝田上接到客戶的詢價電話后,先通過電話和客戶詳細介紹了產(chǎn)地的西瓜情況,后來客戶還專門派人到夏邑產(chǎn)地來實地考察。司擴展帶著客戶去看種植基地、挑瓜型,最終簽訂了供應合同。
這位客戶是一家供應鏈公司,供貨方包括連鎖商超、餐飲店以及社區(qū)團購等客戶,需求量非常大。為了滿足客戶的采購需求,司擴展開了2個收購站來服務產(chǎn)地西瓜的采收和裝貨。最多時西瓜一天賣出去80噸,差不多要裝4、5輛貨車。
對司擴展這樣的產(chǎn)地代辦來說,與客商交流,貨品價格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貨品質(zhì)量才是關鍵因素。因為,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每一天的行情都不同,產(chǎn)地代辦賣貨,也是隨市場行情來定價,在信息時代價格行情不是秘密。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自己的貨品質(zhì)量。司擴展和所有的客戶表示,保證質(zhì)量,壞瓜包退,凡是出現(xiàn)生瓜、壞瓜、畸形瓜,統(tǒng)一給客戶轉(zhuǎn)賬賠償。只有把貨品質(zhì)量都搞好,才會讓合作伙伴信任自己,成就長久的生意。
正是本著誠信經(jīng)營、踏實做事的原則,8年過去,司擴展已經(jīng)成長為產(chǎn)地資深代辦。他的一畝田店鋪訪客達到12萬,溝通過的客戶也近萬名。每到夏天西瓜上市時,全國各地的老客戶都聯(lián)系司擴展發(fā)貨,他發(fā)的最多地地區(qū)就是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安徽等地。
5月底,夏邑當?shù)仡^茬西瓜銷售已近尾聲,貨量相對少了一點,司擴展基本上出貨量維持在30、40噸左右,每天也是忙著在產(chǎn)地收貨。對于司擴展來說,夏天賣西瓜,冬天賣白菜,這是他一年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兩個時間段,雖然辛苦,但是能夠維持生計,更是他的事業(yè)。
他也感謝一畝田,8年前剛從學校畢業(yè),既無技術(shù),又無資金更沒有客戶資源,如今靠著自己的踏實肯干,和一畝田這樣的農(nóng)產(chǎn)品交易平臺資源,擁有了自己的一份事業(yè)。再過10天左右,二茬西瓜就要上市,司擴展就又要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