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本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沉默的柏拉圖
長壽在我們中國文化是一種福氣的象征。
更甚的是對于古代帝王來說,長壽已經(jīng)不能滿足帝王們對生命極度的眷戀了——他們渴望成為永恒的存在。諷刺的是中國的各朝各代的帝王們絕大部分都沒有活過50歲……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他的《蘭亭集序》中通過:“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情感,來表達自己對人類短暫生命的哀嘆和對永恒流動的長江的羨慕。
中國人對長生不老的癡迷在其歷史、文化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瞥見,比如道士煉的“仙丹”,為的就是讓服下“仙丹”的人長生不老,《西游記》中妖怪想方設(shè)法吃“唐僧肉”,也是為的能長生不老。
但世界首富、特斯拉汽車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在前不久的采訪中曾公開表示他不認(rèn)為人類應(yīng)該嘗試大幅度延長人類壽命,因為這可能導(dǎo)致社會思想越來越僵化。人們只要不死,他們就充滿老舊的想法,阻礙社會的進步。
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馬斯克的觀點。長生不老若真的實現(xiàn),所帶來的危害遠遠大于其對人類、對世界的益處。
長生不老看似是將來人類美滿的終極狀態(tài),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終有一天能戰(zhàn)勝死亡,但沒有了死亡,人類真的就會走向幸福美滿嗎?
如果所有人都永生了,就沒有年輕和年老之分了。
原本無永生的社會由于有年輕的血液不斷注入,年老的身軀逐漸退出,其階層之間會頻繁變動,故各種致富的機會就會從中產(chǎn)生;
而當(dāng)人都長生不老后,這種階層的流動性不再存在,社會就會越來越固化。
最終這會導(dǎo)致有權(quán)有勢的富貴階層會因為永生而越來越富有,財富可以無限不間斷地積累下去;而窮人階層則因永生而永遠地在下層打工受苦,永世不得翻身。
還有一種更惡劣的情況就是一部分人先永生。
永生肯定不會是一次性全人類同時完成,肯定是先有一部分人達到永生,而這部分人肯定是社會上的權(quán)貴階層。
世上有兩種東西無法直視,一是陽光,另一個則是人性。若這些權(quán)貴階層提前獲得永生,那么他們到時候很大程度上會過河拆橋,竭力地把永生的人群控制在社會上像他們這樣的少部分人中,這樣他們就可以永世的掌控所有社會資源。
那時候,社會資源不會傳遞,也不需要得到傳遞,會永遠在他們手中牢牢把控著。
而與他們生活在同一社會中的那些沒有永生的人們的子子孫孫都是打工人了。
每次想到人最終會死,我就感到無比的安心。人類不應(yīng)該去嘗試永生,這最終只會引起更多的麻煩與騷亂。
一個人不管他是富貴還是貧窮,是偉大還是渺小,是萬人之上還是眾人之下,是玩樂一輩子還是艱辛一輩子,他最終都會化為一捧灰,流入大地,成為能量循環(huán)于自然之中。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與他的馬夫之死,并沒有什么差別——死后都分解成原子,飄散在宇宙中。
當(dāng)我們意識到:死亡是無法避免且終究會降臨到每個人身上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就完全解放了。
人們不會再被任何事物所束縛,他們會積極地去嘗試一切可能,去按照自己認(rèn)可的方式過完短暫的一生——因為不管你最后如何,大家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那么在離去之前,為何不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而活呢?
世間所有事物都是成對出現(xiàn)的。美麗誕生的同時,丑陋也隨之誕生;有高,就有矮;有胖,就有瘦;有大,就有?。还视猩?,就有死亡。
一個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意義,是因為他內(nèi)心清楚: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他會積極地去有限的時間內(nèi),把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充足,更符合自己的方式,這樣對他來說就更有生命的意義。
若死亡不存在,那么生命也隨之不存在了,人跟路邊的石頭也就沒什么區(qū)別了,那又何談意義呢。
人們只有坦然接受自己終將到來的死亡,才能把在死亡降臨之前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
關(guān)注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沉默的柏拉圖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