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片囗交免费看视频,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爱,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人妖 http://www.qjsdgw.cn Thu, 10 Aug 2023 06:21:07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3 http://www.qjsdgw.cn/wp-content/uploads/2022/03/ico.png 害苦 – V商人 http://www.qjsdgw.cn 32 32 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檳購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 http://www.qjsdgw.cn/160213.html Thu, 10 Aug 2023 06:21:05 +0000 http://www.qjsdgw.cn/?p=160213 跨境電商的利與弊——揭開檳購跨境電商的真相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和全球市場的日益開放,跨境電商成為了人們購物的新選擇。然而,與其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相伴而來的是一系列問題。在眾多跨境電商平臺中,檳購跨境電商被許多消費者詬病為“害苦我了”,下面我們來揭開其中的真相。

首先,跨境電商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購物體驗不盡如人意。由于跨境電商商品海量且種類繁多,消費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篩選和比較,這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同時,由于跨境電商涉及到不同國家的商品,往往面臨著運輸周期較長、費用較高以及交易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這些都使得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感到困擾。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也給國內市場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由于跨境電商直接面向全球市場,很多品牌和商品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將商品銷售到全球各地,這使得一些國內企業(yè)面臨著競爭壓力。特別是在檳購跨境電商崛起之后,許多國內企業(yè)不得不調整策略或面臨市場份額的下降。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跨境電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利好效應。首先,跨境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通過跨境電商,消費者可以購買到許多國外市場上獨有的商品,滿足個性化需求。其次,跨境電商提供了更為便利的購物方式。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或電腦購買商品,無需跑遍各大商場。此外,跨境電商還可以為國內企業(yè)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鼓勵企業(yè)創(chuàng)新和提高產品質量。

回到“檳購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的問題上,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主要問題是消費者在使用檳購跨境電商平臺時所遇到的困擾。這可能與檳購跨境電商平臺自身存在的問題有關。一方面,檳購跨境電商平臺的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存在著一定問題,導致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不佳。另一方面,檳購跨境電商平臺的信息不夠透明,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往往難以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產生疑惑和擔憂。同時,由于跨境電商涉及到跨國物流和海關等環(huán)節(jié),檳購跨境電商平臺在物流時效和費用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使得消費者感到困擾。

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消費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在選擇跨境電商平臺時,消費者應該對平臺的信譽和口碑進行調查,盡量選擇具有良好口碑和質量保障的平臺。其次,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應該仔細閱讀商品詳情和用戶評價,盡量了解商品的真實情況。此外,對于物流問題,消費者可以與平臺客服進行溝通,了解產品的運輸方式、時效和費用等,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

跨境電商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和機遇,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理性對待,把握好跨境電商的利與弊,避免盲目消費和犯錯。對于檳購跨境電商這樣的平臺來說,應該持續(xù)改進服務質量,提高用戶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環(huán)境和服務。只有這樣,跨境電商才能夠真正成為人們購物的好選擇,為經(jīng)濟發(fā)展和貿易合作注入新活力。

總之,跨境電商帶來了利與弊,檳購跨境電商也不例外。我們需要在享受跨境電商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zhàn)。只有通過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才能夠讓跨境電商行業(yè)更加健康發(fā)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
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 蝦皮? http://www.qjsdgw.cn/154718.html Sat, 27 May 2023 23:12:18 +0000 http://www.qjsdgw.cn/?p=154718 跨境電商一直是海外網(wǎng)購的主流,其中以蝦皮最為熱門。蝦皮在價格、品牌、種類等方面的優(yōu)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但是,跨境電商也會為消費者帶來各種困難和問題,比如物流、關稅、退換貨等。這些困難和問題很容易在購物時給我們帶來煩惱,下面,我們將逐一介紹。

物流是海外購物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由于跨境購物的特殊性質,我們很難像在國內一樣快遞送貨,通常需要數(shù)天到數(shù)周的時間。更糟糕的是,由于國際運輸?shù)牟淮_定性,我們很難確定跨境運輸?shù)木唧w時間。因此,消費者需要耐心等待。對此,我們有幾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在下單時選擇快遞方式,如更高的快遞費用等,以便獲得更快的配送速度。另一種是尋找更穩(wěn)定的物流公司,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轉平臺,如轉運.google.com等。

海外購物的另一個問題是關稅。由于每個國家的進口政策不同,往往無法避免關稅。對于關稅,我們有幾種方法來減少它的影響。一種是在下單時盡可能選擇免稅或稅率較低的商品。如果商品被稅收到了,我們可以在退稅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優(yōu)惠券、返現(xiàn)等方式來減輕負擔。另一個方法是代購,通過代購這種方式,可以讓代購的人幫助我們購買商品,減少關稅的影響。

退換貨是購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雖然跨境退換貨不如國內退換貨那么方便,但我們需要選擇一些有良好退換貨政策的商家。在購物時,應該仔細閱讀退換貨細則,并在購買前先確認運輸方式、評價商家的信譽等。如果商品有質量問題或與描述不符,我們可以盡快與商家聯(lián)系,溝通并處理。

綜上所述,雖然跨境電商帶給我們了更多購物選擇,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消費者在購物時要注意這些問題,在售前、售中和售后過程中要多加留意,才能讓我們的購物之旅更加愉快,更加放心。

]]>
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lazada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 http://www.qjsdgw.cn/145010.html Sat, 11 Mar 2023 23:34:30 +0000 http://www.qjsdgw.cn/?p=145010

在海外倉歐洲大區(qū),華人總體占比過半,主要電商市場的比例更高,且基本都是全職崗位。

基于業(yè)務需求,海外倉主要聘用精通中文和當?shù)卣Z言的員工。

在國內,很多人羨慕海外華人,因為那往往意味著更高的薪酬,和充滿異國風情的環(huán)境。

但很多時候,華人員工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是國內無法想象的。

同為在海外生活了多年的華人,小麥總介紹,在國外華人的事業(yè)發(fā)展相對在國內,受到較大局限,很多時候從事的職業(yè)以家庭式居多,發(fā)展空間不大。

因此,當遇到一家他們認可的中資企業(yè),又是行業(yè)龍頭,加入管理團隊的華人會非常珍視自己的工作,他們來自中國,也把中國人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帶到了異國他鄉(xiāng),成為中國品牌出海的“第二張臉”,讓跨境商品的物流競爭力,不輸本土零售商。

華人主體的團隊,總會在關鍵時刻,回報以強大的戰(zhàn)斗力。

最讓小麥總難忘的一件事,是2020年圣誕季捷克四號倉遭遇的大爆倉。那時日均出庫單量到了8-10萬單,整個倉庫24小時滿荷作業(yè),運作壓力非常大,員工心態(tài)飽受考驗。

外有病毒、內有爆倉,倉庫繃得緊緊的。

關鍵時刻,華人管理團隊挑起大梁,沖到一線不怕辛苦地帶頭工作,揀貨、打包、交運搶進度;另一方面加強員工關懷,準備各種補充體力的美食,組織活動放松,給員工訂蛋糕過生日,大力表彰優(yōu)秀員工并給予豐厚回報……

很多外籍員工感受到到公司的人情味和團隊的凝聚力,大家齊心協(xié)力,主動利用個人休息時間,力保倉庫正常運作。整個團隊的價值觀和文化,在這次危機中得到了新的融合。

多年磨合下來,海外倉歐洲管理團隊都弄明白了一個樸實的道理:在倉儲行業(yè),沒有個人英雄,只有最強團隊。


]]>
lazada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跨境電商shopee平臺怎么樣) http://www.qjsdgw.cn/60587.html Sun, 24 Jul 2022 19:42:37 +0000 http://www.qjsdgw.cn/?p=60587

古人有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今以來,多少親人為了利益反目成仇,多少親戚為了利益不相往來,從最初的相濡以沫,到最后相忘于江湖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這是切膚之痛,也是人性之痛。

① .志同道合,相見恨晚

早在8年前,也就是2014年春天,我就全面加入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大軍隊伍中,這個我在另外一篇文章有提及到,成為了自由職業(yè)者的一員,開始了自己的漫長創(chuàng)業(yè)歷程。


萬事開頭難,創(chuàng)業(yè)起初,人手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開著一臺電腦,守在幾平方的套房間里面,就開始了漫長的創(chuàng)業(yè)征途。那時候,跨境電商正處于風口期,基本就是隨便做隨便有單的那種,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地上傳產品,接收訂單、處理訂單、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兼運營、發(fā)貨、客服于一身,整個人像陀螺一樣,每天不間斷地運轉著。

早期基礎跨境電商1.0時代,拼的是人力,于運營而言,沒有太多技巧,基本就是“鋪貨”、“鋪廣”的粗放思路,換句話說,誰鋪的產品多,誰接收到的訂單就多。就這樣單打獨斗做了一年多,雖然賺了不少錢,但我意識到了人力的重要性,如果有合伙人的話,我可以創(chuàng)造兩倍、三倍,甚至是更多的利潤。而這樣的生意,只有自己人合適,于是,在這種的情況下,我的一個遠房表弟加入到了我的創(chuàng)業(yè)陣營中,股份占比為7:3,我70%,他30%的比例。

表弟中專畢業(yè)后就出去社會了,在技校的時候也學了一些技能,出去社會后就直接去了廈門的一家動漫公司做設計,渾渾噩噩混了幾年,也沒有混出個名堂來。有一年春節(jié)走親的時候,阿姨就讓我?guī)兔缓缶晚樌沓烧碌丶尤氲搅宋业膭?chuàng)業(yè)陣營中。

雖說人心可畏,但對于表弟的人品是,我是放心的。因為從小就經(jīng)常一起玩,對于他,我是完全放心,而姨媽從小待我家就不錯,所以,和小表弟的合作一直相安無事,愉快配合。平時,他主要是幫我打點雜,采購產品、發(fā)貨、處理退換貨等諸如此類瑣碎的事情。

志同道合


人品第一,做事第二,一直是本姑娘的座右銘!

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時代,跨境貿易這個行業(yè)高速發(fā)展,其實到了2013年的時候,賣家就呈現(xiàn)出“井噴式”的發(fā)展,我們14年那時候入速賣通雖然還挺好做的,但是肯定沒有最早一批那么好做。速賣通、易貝等這類平臺的賣家開始高度聚集,大家都從1688上搬移產品,必然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產品高度同質化,訂單碎片化,利潤壓縮化,這個時候,中國的跨境電商開始進入了2.0時代,很多平臺基本過了風口期。普通的產品,利潤變得非常微薄,瓶頸問題暴露無遺。電商2.0時代,如果還是1.0時代的那種粗放式打法,必然會被淘汰,因此,我們直接面臨著模式升級和轉型的問題。做精品的思路,才能獲取平臺更多的流量支持,進而獲取更多的訂單。由于我和表弟都沒有產品經(jīng)驗,看著訂單逐漸枯萎,一時間有點茫然和不知所措。

早期國內的跨境電商氛圍還不是很濃。2015年春,回家參加堂哥的婚禮,無意中說到了跨境電商這個行業(yè),堂哥因為長期在莆田干活,非常了解莆田那邊的情況,那次談話,給了我非常多有用的信息和思路。

我這個堂哥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初中畢業(yè)就出去工地干活了,16歲就出門,結婚的時候36歲(我們老家那邊有先生子再舉辦婚禮的習俗)。在外奮斗20年,從最早期在南京打金和維修手表,中間開過小超市、店面到最后在工地做泥水,前前后后,幾經(jīng)波折,始終是沒有賺到錢,按照老家人的說法就是:他這個人沒有賺錢的命,一輩子都賺不到錢。即便如此,但堂哥為人卻是十分大方和豪爽,而且,人其實極聰明,年紀輕輕就學會維修各種表手藝、打金手藝、泥水工地手藝等,很多都是無師自通,除了學習能力強之外;另外,他的市場嗅覺特別好,尤其對于新品的開發(fā),這點在后期的合伙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中間經(jīng)過幾個月的接觸,2015年夏天,在堂哥象征性補繳了10萬塊之后,正式加入了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于是,三人合伙制正式形成,成立了公司,各自占據(jù)著大約33%左右的股權。

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團隊確定下來后,我們各司其職,我負責線上運營,堂哥負責產品開發(fā)、采購、質量把關和價格把關,小表弟則是負責倉庫以及所有打雜的工作。

我們信心滿滿,在構想著1 + 1 + 1 > 3的思路下,熱血沸騰,都有著相見恨晚和志同道合之感。這就是我們早期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雛形。

1+1+1>3

②. 小試牛刀,揚帆起航

小公司成立起初,我們的思路很清晰,針對目前平臺上人滿為患,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情況,我們打算從產品改革入手,走產品差異化路線。

起初,我們在開展運營的有速賣通、易貝、亞馬遜等平臺,起初,亞馬遜做得比較一般,很多收益主要來自于速賣通平臺。在大量做了市場分析和數(shù)據(jù)分析之后,堂哥提出了做汽配產品和仿牌產品兩個方案。

歲月如梭,時節(jié)如流,3年過去了,時過境遷,有時候想起來,不得不佩服堂哥的產品眼光和市場嗅覺能力。對于汽配,當時在平臺上算是小眾類目的產品,但賣家極少,幾乎沒有,完全是一個藍海市場;而對于仿牌行業(yè),起初,我和表弟是持著“排斥”的心態(tài)去接受,誤以為做仿牌不光彩,生意要能持續(xù)永恒發(fā)展,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初的這種想法是多么的年輕和幼稚,豈不知:互聯(lián)網(wǎng)本身就是快餐式經(jīng)濟,從業(yè)者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尋找新的風口進行快速資本積累,做品牌,做持續(xù)生意對于中小賣家而言都是浮云,中小賣家需要的是莆田人的那種思維,就算是上市超級賣家公司,為的也是上市后的大量套現(xiàn)?;ヂ?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沒有人會想著做長久的生意,即便是馬云,也是每天都在尋找新的風口。

經(jīng)過好些日子權衡利弊后,我們還是決定從仿牌業(yè)入手。在入手這個行業(yè)之前,堂哥給我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講了莆田那邊很多成功的案例和模式,包括莆田人“賺快錢”的生意思維,以及大量莆田賣家一夜暴富的例子,慢慢地把我們保守的產品思維扭轉了過來。堂哥對于手表非常熟悉,一開始,我們就直接從仿表下手,小試牛刀。因為團隊前期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論證產品這個問題,導致我們上產品計劃一再拖延,一直拖到15年的國慶后才著手選款,直到15年雙十一的前一個星期,我們才完成速賣通店鋪上200個仿表產品的粗糙上傳。做過速賣通平臺的賣家都知道,雙十一是平臺一年中最大的一個節(jié)日,流量暴漲,訂單暴漲,當年的速賣通雙十一,一度夸張到讓西班牙、巴西等幾個國家的郵政物流系統(tǒng)癱瘓。

世間之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對于15年的雙十一,我們其實是沒有抱著任何希望的,畢竟上傳產品太晚,基本接近雙十一的前夕了,產品沒有任何沉淀和權重,如果說,200個產品沒有成交一個訂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2015年雙十一的情況,著實把我們嚇了一跳,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200個產品出了26個手表,每個訂單的平均利潤是1200元,相當于說我們的單店鋪利潤差不多3萬多,投入成本差不多1.5萬。與此同時,我和同學交流了情況,她做服裝,雙十一出了2000單,每單的利潤平均是10元(速賣通價格極低),總利潤差不多2萬,投入成本差不多6萬。1.5萬成本,3萬利潤,發(fā)26個包裹,對比6萬成本,2萬利潤,需發(fā)2000個包裹,兩下一對比,我們的思路頓時豁然開朗了起來。

速賣通11.11


穩(wěn)妥起見,我們兩條腿一起走,與此同時,我們的亞馬遜平臺也在進行,中期的亞馬遜平臺重視listing排名,不再是簡單電商1.0時代的那種鋪貨思維。亞馬遜平臺重產品,輕店鋪,因此,listing的優(yōu)化至關重要。當時,我們在亞馬遜上主要是售賣女裝,仿牌產品就不要想了,亞馬遜平臺對于仿牌產品一刀殺,即使是外觀侵權都不行,沒有任何賣家膽敢觸犯他們的紅線。相對于速賣通這樣的低價平臺,亞馬遜平臺的利潤還是非??捎^的,是一個高富帥平臺,加之中期做亞馬遜的賣家不會太多,競爭不會太殘酷,訂單和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但早期,我們比較保守,基本都是自發(fā)貨訂單,F(xiàn)BA只有做極少量爆款,腳步不敢邁得太大,滿足于現(xiàn)有的收益,不敢走批量化和擴大化道路。

分工明確,創(chuàng)業(yè)初期過程中,我們始終各司其職,配合默契,一切似乎風平浪靜。

③. 高速發(fā)展,快速擴張

小小的嘗試動作立刻讓我們從這個行業(yè)就嘗到了甜頭,我們開始變得非常理智起來,這個時候,堂哥建議我們采用莆田人“批量化”的思維進行大量擴張,趁速賣通、易貝等一些平臺還沒有完全力絞殺仿牌之前,快速成倍地增長我們的收益。

這中間,我們聽說了很多莆田人的聰明之處,莆田人,被號稱為“東方猶太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們的批量化思維,即:模式可行之后,就立馬大面積鋪展開來!

于是,我們重新租一個150平的辦公室,實施我們的批量生產計劃。


計劃實施的第一步依然是速賣通平臺。

速賣通這個平臺,在2016年前,開店鋪門檻非常低,一張身份證加一個手機號就可以搞定,而且,對于開店數(shù)量不限制,于是,我們把身邊的親人好友身份證借個遍。

我們斗志昂揚,信心十足,加大火力和速度,2016年春天,我們手上已經(jīng)擁有16個店鋪賬號。店鋪在手后,我們精心做好一個店鋪,在店鋪里上傳1000多個產品,都是仿品,然后,利用全球交易助手和店小秘等一些軟件工具,批量化修改產品差異化信息(比如標題、型號、價格等),然后批量上傳產品到16個店鋪中,一個月之內,我們線上15個店鋪同時在售賣,死掉1個店鋪(因為速賣通偶爾會做人工審核,99%都是機審,人工審核到后,會象征性處理一下,那會的平臺,對于仿牌基本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做這些平臺仿牌訂單有一點好處:就算賬號掛了,訂單如果正常發(fā)貨,沒有被提起糾紛的話,錢是拿得回來的。


因為店鋪在運營的過程中,偶爾掛點號是正常的,這個在我們后期運營的過程中多少都會出現(xiàn),至于原因就很多了,比如:極少數(shù)奇葩買家惡意舉報、平臺象征性處理等。這個行業(yè),沒有100%的成功比例,但是,我們只要控制一定的成功率就夠了,這個道理和你發(fā)100個訂單,被海關扣了5單,你還賺了95單,其他5單就當做扔掉了的道理一樣。

最高峰的時候,我們有15個店鋪,同時在線售賣,一時間,仿牌的訂單多了起來,每天保持三十多單的數(shù)量,因為考慮到訂單數(shù)以及產品性質配比,我們價格不敢做的太高,還是相對保守了一些,扣除各種成本,日均利潤控制在1萬左右。仿牌訂單包裹包裝非常耗費時間,那陣子,表弟成了陀螺一樣,每天處理著大量的包裹、物流事宜;堂哥也成了陀螺,每天忙于采購、檢貨以及和廠家退換貨的事宜;而我,就相對簡單和清閑了一些,因為前期大量的工作已經(jīng)做好,對于平臺上的工作,每天主要就是處理了一下站內信、詢盤以及訂單導出模板事宜等,時不時優(yōu)化一下線上產品,提升一下產品在平臺上的排名。仿牌行業(yè)的一個性質就是:訂單不需要你做很多,因為暴利,不像普貨,你賣一單別人做普貨的要賣幾十單,做得相對輕松。

計劃的另一方面是亞馬遜路線。

上文已經(jīng)說過,亞馬遜上是不可能允許做仿品的,所以,我們一直做創(chuàng)業(yè)以來最熟悉的女裝產品,貨源都是來源于泉州石獅那邊的工廠,連衣裙、牛仔褲、泳衣、外套、二件套、毛衣、運動服等都做,其中連衣裙Dress做的最多。


這個平臺比較苛刻,平臺對于賬號的關聯(lián)性控制得非常嚴格,一條網(wǎng)線加一臺電腦只能用于一個賬號,否則賬號關聯(lián),會被全部關閉。

我們在辦公室采購了8臺機器,同時拉了五六條的寬帶,一個辦公單元能用的網(wǎng)絡端口數(shù)都用光了,移動、電信、聯(lián)通等能拉的網(wǎng)線我們都拉了,一個IP就是配置一個電腦,用在一個賬號上,剩下不夠的,就租用阿里云服務器。對于注冊材料,2016年以前,亞馬遜美國站對于營業(yè)執(zhí)照要求比較低,所以,我們一邊也在注冊一些公司,同時,也在向別人購買一些材料,進行店鋪大量注冊,歐洲站方面,因為對賬號有KYC的要求,我們用的基本都是自己注冊的營業(yè)執(zhí)照信息,一時間,我們的賬號增加到了10個。

有接觸這個行業(yè)的多少了解一些,尤其在莆田、廣州那邊,很多都是悶聲發(fā)大財,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草根到千萬的富翁,深圳那邊居多。2016年是一個快樂大豐收之年,到年底的時候,我們統(tǒng)計了一下,刨除人工、廣告、物流、倉儲、場地、黑科技、軟件等成本費用,大概創(chuàng)收了200W的利潤,其中仿牌占據(jù)了70%左右的創(chuàng)收。每個人可以分差不多70W左右,但他們一致認為我比較辛苦,多勞多得,給了我100W,我也接受了,小表弟和大堂哥各占50W。大家心情都很愉悅,按照堂哥的原話說:我原先都在工地上,大半輩子都沒有賺過大錢,現(xiàn)在也實現(xiàn)鯉魚躍龍門了;而小表弟則說:回家都是面子十足,感覺走路都帶風等。

④. 滑鐵盧之年

2016年的成功和收獲,讓我們信心百倍,戰(zhàn)力十足,春節(jié)過后,我們直接把2017年的目標定位400萬,初三過后,我們三個就回到了公司,像上膛的**一樣,蓄勢待發(fā)。

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是一個快餐式經(jīng)濟模式,風云,瞬息萬變。在這一年,我們發(fā)生了太多的事情,2017年起,是一個大起大落的滑鐵盧之年,如同一陣秋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速賣通平臺早在2016年5月就開始上線,經(jīng)過5年多的發(fā)展,平臺已經(jīng)非常成熟,聚集了大量的賣家。平臺成熟了,阿里下一步的計劃必然是解決“規(guī)范化”的問題。之前的幾年,太多的賣家通過速賣通平臺暴富,同時也給平臺帶來了大量的收益?zhèn)蚪?,但馬云攜帶速賣通在海外上市后,直接面臨著“知識產權”的問題。海外的國情和國內不一樣,他們知識產權的意識根深蒂固,尤其在歐洲,深入人心,保護力度也很大,不像國內,遍地是仿品,司空見慣的事情。

速賣通平臺到了發(fā)展中期,2017年速賣通大刀闊斧地改革,走“品牌化”路線,提出了“品牌出海,保駕護航”的口號,于是,門檻開始高起來了,入駐賬號要求提供:“企業(yè)資質” + “品牌”,要求有公司和自己的品牌(或者授權品牌),同時,采用類目入駐機制,每個類目入駐年費基本為1萬塊一年,有的比較貴,假發(fā)那些類目直接關閉招商,店小二根據(jù)公司的實力,采用定向邀約,入駐費高達60W。因為在海外上市,謀求海外的市場,多年來多次“古馳”侵權案件風波,讓速賣通被美國商務部加入了“黑名單”一陣子,平臺開始對“仿牌”進行全面封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直接做封店處理、凍結余額、不退還年費。

不幸的是我們的“批量”計劃開始夭折了,同時,很多靠仿牌的賣家也在這個平臺上失去了生存空間。中間,雖然我們也嘗試了很多辦法,比如PS圖片、暗跳轉、二維碼等方式運營,但效果都不盡人意。


早年開始,就對速賣通這個平臺產生了依賴癥,導致我們不打算放棄這個平臺。速賣通平臺需要和亞馬遜、易貝等平臺比拼,所以阿里采用的是“價格”權重算法策略來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平臺上的普貨都是拼價格、拼硬實力、拼直通車,大眾化產品競爭過于劇烈,而一個類目扶持的賣家其實就那么幾個大賣家,中小賣家沒有工廠背景,在供應鏈環(huán)節(jié)上,完全沒有優(yōu)勢,分不到半杯羹,很多大賣或者超級賣家,一開始甚至以“虧本賺吆喝”的方式進行比拼,但我們不想這樣,所以,走大眾化的路線,注定會沒什么收獲。

對平臺的高度依賴性,于是,這個時候,速賣通平臺,真的不知道能賣什么產品了,大眾產品利潤低、拼不過,仿牌做不了……在幾個月的糾結與掙扎中,逐步放棄了速賣通平臺。

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失去了仿牌的支撐以及遭受滑鐵盧事件,到年底時候,速賣通的創(chuàng)收統(tǒng)計一下,和原計劃相差甚遠,相對上一年,嚴重下滑了4/5的戰(zhàn)績。

再來看下另外一條線路,亞馬遜組的戰(zhàn)績情況。


2017年是一個電商分水嶺年份,很多仿牌的賣家失去了生存土壤,開始紛紛向亞馬遜平臺進軍,同時,一些淘寶賣家、天貓賣家、個人小賣家也紛紛入駐,莆田系、義烏系、廣深系絡繹不絕,紛沓而來。其實,這中間有太多捕風捉影,跟風的中小賣家。

伴隨著大量亞馬遜賣家的涌入,使亞馬遜平臺一時間紅海一片,廝殺慘烈。有一點不得不提,中國人做生意的習慣太差,不愿意想著怎么在自己產品上做優(yōu)化,怎么在排名上做優(yōu)化等,從而提升競爭力,相反,整天只想著一些“旁門左道”、“不勞而獲”的一些方法,刷評論、測評、跟賣、抄底價、同行胡搞等諸如此類的行為和不正當競爭。

理性思考一下,如果中國賣家能夠理性一些,早期老美人的錢其實是非常好賺的,“中國制造”舉世聞名,同樣的一件產品,質量差不多,但價格是他們國內的一半不到,有的甚至價格直接刷老美人的三觀,但即便如此,對于中國的賣家而言,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比如說一件連衣裙,我們在亞馬遜上掛19.9美金,他們老美人在國內買,需要支付高達40美金的價格,但賣出一件,我們賣家的利潤可以達到四五十元,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管在哪個行業(yè),很多時候都是扮演這“破壞者”角色內的國賣家商家,就是頑皮的孩子一樣,走到哪里,必然帶來改變,以亞馬遜為例,早期的亞馬遜即使不存在訂單押款周期的問題,基本就是訂單一成交,平臺立馬就放款,因為,這是他們的國情。但到了中國人手里,亞馬遜的規(guī)則不得不變了,每筆訂單從一開始的押款3天、7天,到后來的14天,甚至是更長,為什么?因為被國人玩壞了,被鉆了空子,采用多賬號,大量成交訂單,在發(fā)貨規(guī)定的時間內全部擼走錢款,不發(fā)貨,賬號都不要掉等,據(jù)說,當年夸張到亞馬遜被莆田人擼走上億的錢,龐大的金額,亞馬遜只能報案,美國FBI直接進來國內抓人。還有亞馬遜VC的訂單,有些賣家自導自演,給自己的listing刷訂單,造成爆款的假象,導致亞馬遜誤判,因為是爆款產品,直接給賣家下一個大訂單采購產品,結果,產品買回去后在平臺上賣不出去,亞馬遜內部人員也只能自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大量涌入平臺的這些賣家,很多基本是阿里系平臺轉型過來的,他們的運營方法簡單粗暴:拼價格、抄底價、先搞死同行、占領市場。明明一款非常好的爆品,利潤非常可觀,你一開始19.9美金賣得好好的,同樣的一款爆品,他抄襲了你,然后直接抄底價,4.9美金!有時候不明白這些人是怎么想的,他直接4.9美金,是不是覺得別人沒有辦法做到這個價格?其實大家的成本價格都差不多,利潤也都是可以算得到的。這樣做的一個結果就是:這款爆品廢了,大家都沒錢賺,徒勞無功,白白便宜了老外,賺錢的只有亞馬遜以及中間一些服務商(比如黑科技、刷評論等服務商)。

價格戰(zhàn)嚴重


再來說一下刷評這個問題。其實早期的亞馬遜沒有刷評論這個東西的,就是因為這些阿里系的人過來了,直接把那套方法搬過來,直接拉升排名,才會導致大量的賣家需要通過刷評論來提升排名,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的內耗,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刷評論成本水漲船高,飆升到一兩百元/單的成本,肥了一些無良的刷評論公司,造成賣家成本大幅度上漲。

無數(shù)的老賣家反饋,亞馬遜的跟賣功能很雞肋。跟賣問題是一個頭疼問題,對于跟賣的問題,有時候,我們花了大量的心血去開發(fā)出一款爆品,在上面賣得好好的,沒過幾天,就被跟賣了,趕都趕不走,他們直接抄底價跟賣!

有的跟賣很隱蔽,專門晚上跟賣,第二天白天就撤走,所以,那一年,很難睡一個安穩(wěn)的覺,天天過了12點,拿著手機盯著,看店鋪有沒有被跟賣,如果發(fā)現(xiàn)有被跟賣,一個晚上就別想睡安穩(wěn)覺。我們自己通過重金、站內不停的燒錢廣告,好不容易一個listing做到一定的排名,有一定的訂單,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大批的跟賣者,像吸血鬼一樣,趕都趕不走!自己沒有商標,也沒有辦法!即使有商標,現(xiàn)在也有不少專門做跟賣的公司,不勞而獲,以死賬號為代價,短期大量獲取訂單,沒辦法。在被跟賣后,第二天起來就得聯(lián)系賬號經(jīng)理,聯(lián)系對方,趕緊跟賣,亞馬遜的“跟賣”功能就是一個雞肋,處理這樣事情的效率又極低,導致很多時間都是在處理這些無用功的內耗事宜,身心俱疲。

達爾文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市場叢林法則極具殘酷性,其中一方面體現(xiàn)在同個行業(yè)不正當競爭操作。同行惡搞則深度剖析了國人素質的“劣根性”和叢林生存法則的殘酷性。同行賣家之間通過丟差評,TEST訂單等方式來企圖搞死對方,互相殘殺,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爆款排名直接下滑,訂單沒了,誰都沒有好果子吃。為什么說叢林生存的殘酷性?

現(xiàn)在的亞馬遜玩的都是資本,很多一線城市誕生了不少做亞馬遜的跨境電商上市公司,他們有不亞于房地產行業(yè)的巨大資本優(yōu)勢,直接碾壓和趕走中小賣家。他們從來不開發(fā)爆品,在亞馬遜上看誰賣的好的產品,直接給工廠下一個大訂單,最大化降低成本,提升價格優(yōu)勢,然后發(fā)FBA。在貨物到達海外倉之前,他們通過花血本,給那些賣家不斷丟幾輪差評,導致他們的listing排名掉了,失去了流量,而中小賣家又沒有足夠的資本來做回流量,基本就是殘廢了,很多海外倉的貨物就直接爛在那里。趕走完這些中小賣家,這些大賣和超賣的貨物到達海外倉后,他們直接抄底價、狂燒廣告,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又把流量跑起來,而他們選擇的產品本身就是爆款,市場是沒有問題的。占領市場后,再調升價格,拉回利潤。我們當時有不少的款就是被這些公司搞死的,形成了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huán),毫無還手之力。

⑤. 反目成仇,分道揚鑣

波瀾起伏的兩年,也讓我們的三人小團隊達到了磨合末期。

時間不語,時間會說出真話,日久見人心。在滑鐵盧的兩年期間,我們對彼此已經(jīng)是知根知底了。

分道揚鑣


2017年到2018年,這兩年的各種不順利創(chuàng)業(yè)歷程,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投資力度和工作強度上。


第一個節(jié)點問題:投資力度問題。分歧點主要集中在堂哥和我們的觀點沖突上。我和小表弟認為目前速賣通已經(jīng)對于仿牌絕對“零容忍”,沒有必要去花大量的時間在上面折騰,但堂哥的想法則不然,他覺得我們太保守,不敢嘗試。確實,中間我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比如PS圖片、暗跳轉、二維碼等方式,連續(xù)嘗試了10幾個號,都被封了,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所以,我和表弟的觀點是:徒勞無功的事情沒有必要去糾結,既然規(guī)則改變了,我們沒有必要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之中,要尋找新的出路,前仆后繼地死賬號,沒有任何意義,但堂哥則認為我們太過于保守,沒有堅持等等。雖然,表面上都心平氣和,但我能感覺出他心中的怨氣,在他的思想之中,我們是有可能恢復2016年輝煌的。

再來說下亞馬遜的投資力度這個問題。因為我是主導運營,我的運營思路就是穩(wěn)打穩(wěn)扎,走:開發(fā)款->刷評論/廣告->做排名->自發(fā)貨->測款->FBA這樣一個完整的流程,在這件事情上,表弟的觀點和我比較一致,但堂哥的觀點和我們就截然相同,他堅信自己的開發(fā)新款能力,覺得走這樣的流程是浪費時間和成本,強烈建議直接發(fā)FBA,并且加大量。但我們覺得這樣的做法太冒進,市場的事情本身就是風云變幻,加之這兩年惡劣的情況,稍微不注意一下,產品一滯銷,單個listing就是幾萬幾萬的貨在虧錢,服裝本身就是大類目,變體又多,人家大公司幾千萬的資金都是小case,我們是中小賣家,根本經(jīng)不起這樣耗,還是穩(wěn)打穩(wěn)扎一點好。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既是投資力度上的分歧,也是公司戰(zhàn)略方向的大分歧。因為這樣的觀點不一致,堂哥時長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不屑的情緒,我和表弟都看在眼里,但都選擇和平相處,畢竟,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團結一心,才能起死回生。

再來說第二個節(jié)點問題:工作強度問題。工作強度的分歧,其實也就是彼此工作積極性認可的分歧。因為仿牌沒有了訂單,亞馬遜也基本發(fā)FBA,小表弟的工作量小了很多,而我,主要就是白天處理著各種亞馬遜的問題,也時常晚上加班處理。堂哥方面,因為公司不景氣,他也很著急或者說急躁(他是一個急性子),研究產品到深夜兩三點,他有夜貓子的習慣,精力異常旺盛,第二天9點起來,照樣工作。而我和表弟,除了白天的八小時加晚上的加班2小時,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維持在10小時左右。


白天在公司,有時候一說到公司目前的情況,堂哥經(jīng)常說:團隊的戰(zhàn)斗力不夠、沒有創(chuàng)業(yè)者的努力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矛頭直指我們兩個,試問,人不是機器,誰有辦法像他那樣夜貓子?更何況對于我一個女孩子,熬夜本身就扛不住。更多的時候,運營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更是怨天憂人、說著極具“負能量爆棚”的話,或者是“指桑罵槐”。我和小表弟聽著很難受,雖然也理解他的心情不好,但是,誰在不努力?長期這樣,誰的心情會好?這樣一年多的“負能量爆棚”氣氛不僅嚇跑了公司之前的幾個亞馬遜員工,更是籠罩在我們心里的一層霧霾。

即便如此,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方法和新的模式突破。幾年的跨境電商沉浸,時局我們已經(jīng)看的太透了,中小賣家,做平臺、做普貨都是浮云,即便踩到風口做的早,但隨著資本的涌入,很快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于是,在2018年5月的時候,我們正式確立了“仿牌 + 獨立站”的模式,既然平臺不讓賣平臺,我們就另辟渠道,在自己的獨立站上售賣產品。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商城域名網(wǎng)站,規(guī)則自己定,就不存在封店的情況,但是,當時我們對于獨立站完全是0基礎,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很彷徨和慌張,對于引流完全沒有概念。盡管如此,但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條可行之路了,不走這條路,我們就無路可走了。該來的總會來,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一開始對于獨立站完全是零基礎,沒有任何經(jīng)驗,獨立站開展的前期,瞎做,走了不少的彎路,成效比較慢。這個時候,堂哥的心情壞掉了極點,經(jīng)常在公司怨氣連天,說什么完全沒有效果、瞎折騰、要是公司解散了他一點都不會懷念等諸如此類的話語。有一天,我聽著非?;?,吼了一句:你這樣整天指桑罵槐,說的是誰?為此,在公司大吵了一架,表弟勸都勸不住,經(jīng)過這一吵,我們把團隊的心都吵掉了。從此,堂哥消極怠工,小表弟則默默地打點雜,我則是繼續(xù)摸索著獨立站。

無巧不成書!2018年7月份,我去廣州參加一個同學的婚禮,順道拜訪了一個仿牌供應商,多年來,我們長期在這個供應商這里拿貨,他人很實在,價格一直也都很合理。一起吃飯的時候,我了解到一個驚天的信息:2016年以來,公司采購的單,每個包包和手表差會100-200的進貨成本!也就是說供應商報出來的價格和公司支出去的價格,每單會差距這么多!一開始,我還不太相信,因為,再怎么說都是自己人,是100%的信任和0%的懷疑,從來沒有過問采購的成本。在我的要求下,供應商給我展示了大量的轉賬金額記錄后,我懵了,徹底地懵了,因為我一直做線上運營,很多款太熟悉了,我粗粗地算了一下,從一起合伙到現(xiàn)在,堂哥采購的產品,差距了30W左右。這30W哪里去了?可想而知了!

參加完廣州朋友的婚禮,匆匆回來,我把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向表弟說了,我們一致覺得堂哥這個人人品不行,決定向他攤牌,然后把公司解散掉,我們自己重新來過。

上班的時候,我直接把我在廣州的所見所得當眾講了,表弟說如果是這樣,那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我們一開始都是無條件地彼此信任。堂哥聽到這樣的情況,先是吃了一驚,但始終不承認,全程狡辯,口口聲聲地說:凡事要有證據(jù)。我聽了很火,說:不是我拿不到證據(jù),只是親戚,很多事情沒有必要做絕!然后,我們3個在辦公室上演了一出“河東獅吼”!最后,我和表弟要求他:給我們每個人各10W,這本身也是屬于我們倆的錢,其他的既往不咎,一切照舊,最后,我們不歡而散。

事情敗露,堂哥方面始終不承認,僵持著。這個事情拖了一個月,公司他也極少來了,口口聲聲說我們無理取鬧,而且,據(jù)我所知,他應該是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新業(yè)務。我和表弟商量著:算了,這些錢就送給他了,當初以3個名義注冊的公司注銷掉,從此和他不再有任何瓜葛!

快刀斬亂麻,我們倆商議決定后,就把這個決定通知了他,因為注銷公司需要3個股東都簽字配合,他口頭上答應了,于是,我們在當?shù)氐墓ど叹痔峤涣撕喴鬃N的申請。這段時間,公司只有我和表弟兩個人在,他也是無影無蹤開始了他的新業(yè)務。簡易注銷公示完成一個月后,工商局窗口人員要求我們3個股東到場簽字,這個時候,我嘗試聯(lián)系他,發(fā)現(xiàn)微信被拉黑了,打他電話,也加入了黑名單,我表弟也是一樣的情況!我們的心徹底涼了,涼到了冰窖點!人性如此!我知道他是不甘心,也是在故意刁難!工商那邊只有給我們一個月的時候去完成這件事情,如果簡易注銷沒有成功,后面就得走一大堆的正規(guī)注銷流程:注銷稅務、登報等等,極其麻煩,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才能完成,關鍵還要看他的配合不配合。關鍵是公司不能不注銷掉,以后會被列入異常黑名單。玩消失、不配合、故意刁難,一時間讓我們陷入了僵局。


我表弟給他發(fā)了很多短信,說了很多好話,但始終等不來他的一條回信。偶爾有兩次打通了他的電話,他給我表弟忽悠說:人在外面,很忙,某號時間會抽空過來現(xiàn)場。我們還天真地以為他會來,結果發(fā)現(xiàn)被他放了鴿子,一肚子的火,卻又無可奈何。最后,我們咨詢了很多代注銷的財務公司,得到的回復都是如果工商要求全體股東到場,就必須他的配合,除非這個人死掉,死掉也得出死亡證明。后面,有個廈門的朋友給我們一個建議:嚇唬他,說公司可以股權轉讓,股權賣給讓給那些做非法的人,這樣,他自己不來注銷,到時候產生的法律后果自行承擔。

事情出現(xiàn)了轉機。在最后的一周期限內,我給他發(fā)了一條短信,大體內容是說我們時間緊迫,沒有辦法不做簡易注銷,決定去轉讓公司,通過中介轉讓到其他人的名下,至于接收人是誰,我們也不知道,到時候,如果他沒有到場,沒有從轉讓的名單中移出,造成的法律后果以及征信后果,他自行負責,我們已經(jīng)通知他了。沒有想到他害怕了,他是一個色厲內荏的人,再最后的3天內回來了,并且,順利地把公司注銷了。

終于和他劃清了界限,徹底解決這個事情后,我們徹底反目成仇,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

⑥. 后續(xù)

父輩的經(jīng)驗告訴我盡量不和親戚朋友合伙做生意!

表弟繼續(xù)跟著我,和那個人分開之后,我和表弟重新組建了公司,我們踏踏實實,從獨立站0基礎起步,一步一步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成功轉型做獨立站快兩年了,這兩年來,也完成了公司的滿血復活。目前公司的站點流量已經(jīng)穩(wěn)定,公司的產品主要以普貨批發(fā)模式 + 仿牌零售模式為主,日均訂單量非常穩(wěn)定,產品線覆蓋時尚大類、電子、3C、假發(fā)、汽配等類目,主體市場主要覆蓋美國、加拿大、歐洲10國、南美洲(主要是巴西、智利、秘魯?shù)龋﹪摇?/p>

我和表弟在向2016年的輝煌路上前進著,靠攏著,努力著,直逼當年的戰(zhàn)績。

至于那個心術不正的人,上次回老家的時候,有聽鄰居說去南京重操舊業(yè),當初那攤解散后,就立馬奔去南京開了一家實體鐘表店,起初規(guī)模還不小。但聽說毫無生意,虧得一塌糊涂,后面回歸工地去了。這些都是他的事情,與我們不再有任何關系和瓜葛。橋歸橋,路歸路,大路兩邊,各走一邊!一刀兩斷!

⑦. 幾點反思:

A. 我從來不相信宿命論:沒有人天生是不賺錢的命,事在人為,有果必有因,性格決定命運。冒進、想當然、浮躁、不踏實、不誠實的人,永遠很難取得多大的成功;

B. 關于合伙人的股份分配制度,平均是最愚蠢的方案,讓每個人都缺少制衡,應該按照貢獻程度劃分比例,權責利需統(tǒng)一,把股東身份和崗位職責做好對應切割,并且在工商層面體現(xiàn)出來;

C. 如果過度強調情義和信任,缺少了監(jiān)督機制,那注定是要出問題的,人性有時候是貪婪的,需要有一套市場銷售的有效激勵和財務監(jiān)督管理;

D. 任何創(chuàng)業(yè)組織,只要是團隊,制度約束都是必要的,要按照公司的制度來執(zhí)行;

E. 行業(yè)和模式選擇最重要(互聯(lián)網(wǎng)人思維:風口選擇和選擇大于努力),要選高毛利相對低風險類目;

]]>
lazada跨境電商真的害苦我了(lazada屬于哪種跨境電商模式) http://www.qjsdgw.cn/60219.html Sun, 24 Jul 2022 10:42:37 +0000 http://www.qjsdgw.cn/?p=60219

出品:賣家之家

作者:John

編輯:Wum

據(jù)SHEIN印尼站稱,該平臺于2021年7 月29日起停止了在該國的運營。該網(wǎng)站表示,在該日期之前下達的所有訂單仍將交付,并且客戶服務熱線仍然開放以供查詢,直至另行通知。

對于退出印尼市場的原因,SHEIN并沒有做出解釋。不過,與一年前SHEIN慘遭印度政府封禁、被迫印度市場不同的是,這次SHEIN是主動退出印度尼西亞的,這背后的原因不禁耐人尋味。

01

印尼電商市場

到底有多誘人?

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的眾多國家中,國土面積、經(jīng)濟規(guī)模與人口都是排名第一。

而且印尼的電商用戶基礎也很好,根據(jù)加拿大Hootsuite網(wǎng)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在印尼16歲~64歲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中,90%的人都表示已經(jīng)有過網(wǎng)購的經(jīng)歷。

據(jù)印尼新聞網(wǎng)7月26日報道,印尼央行行長佩里估計,印尼全年電商交易額將增長48.4%,即395萬億盾。

2021年上半年,印尼電商實現(xiàn)增長63.4%,即達到了186.7萬億盾的交易量。

根據(jù)Google、淡馬錫貝恩公司發(fā)布的一份《 2020年東南亞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報告 》顯示,新冠病毒疫情推動了印尼電子商務GMV增長54%,達到320億美元。預計該GMV將在五年內增長2.6倍,到2025年,達到830億美元。

這些數(shù)據(jù),都被不少跨境電商平臺視為機遇,渴望從印尼電商市場這塊大蛋糕中分得一塊,這其中就包括快時尚平臺SHEIN。SHEIN自 2018 年以來一直在為印度尼西亞的客戶提供服務。

02

跨境電商平臺

接連在印尼遭遇滑鐵盧

雖然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卻很容易給人當頭一棒!

外媒Tech In Aisa 認為:SHEIN退出印尼市場或許和商品瀏覽量偏低有關。據(jù)報道,SHEIN Indonesia當月的訪問量不到 5,000 次,與印尼當?shù)氐捻敿墪r尚銷售門戶網(wǎng)站 Zalora 相去甚遠,后者擁有約 260 萬次訪問量。

但是賣家之家小編則認為:無論是哪個平臺,或多或少都會“流量焦慮”。不管是流量不夠還是轉化率不符合預期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比如舉辦營銷活動、增加廣告投放等。SHEIN卻直接跳過“自救”的過程,突然就這樣全身而退更主要的原因或許還是和當?shù)卣w大環(huán)境不好有關。

其實,在SHEIN宣布退出印尼市場之前,Lazada和Shopee就接連“出事”。

7月初,Lazada曾發(fā)布通知:為響應印度尼西亞對電商進口的政策調整,印尼跨境直郵包裹(LGS)的商品/商家售賣規(guī)則將進行如下調整:

印尼跨境可售賣類目將受到嚴格管控,全面禁止售賣紡織品、手工藝品等相關行業(yè)的貨品,涉及到:

(1)男女服飾、運動服飾等所有紡織品相關商品;

(2)珠寶、首飾、玩具等配件及手工藝品相關的商品;

(3)食品等相關品類的商品;

(4)鞋類、手表、手套、腰帶、眼鏡等相關配件品類類目;

(5)箱包類相關類目。

禁令一出,銷售這些商品的Lazada賣家猶如晴天霹靂。

5月8日,Shopee印尼站點也更新了商品售賣政策,Shopee表示,由于印尼物流限制,即日起印尼站點SLS渠道的鞋類、成衣類、紡織品類及箱包類相關商品將無法被展示和售賣。對于已上架的商品,平臺將統(tǒng)一刪除且不會產生罰分。此外,賣家將無法從后臺上傳相關商品。

截至5月18日,Shopee印尼站根據(jù)政府命令,為了保護外國微型、中小型企業(yè)(MSME),已禁止了13個跨境類目,包括穆斯林服裝、外套、面紗、祈禱服、禱告配飾、蠟染和傳統(tǒng)上衣等。據(jù)悉,印尼合作社和中小企業(yè)部還正在研究確定其他要關閉的產品類別。

平臺的這些變動讓跨境賣家叫苦不迭。

其中,一位紡織服裝類的賣家王小姐大呼:“這次新規(guī)可把我坑慘了?!?據(jù)其口述,目前,她的“店鋪商品全部無法正常展示”、“自發(fā)貨全沒單了”、“自發(fā)貨有貨積壓,貨損肯定是無法避免了”。不過,她也提道:“目前,那些在事件發(fā)生前,已發(fā)貨到官方海外倉的商品影響不大,但未來難說?!?/span>

03

“要熱愛印尼自己的產品!”

前面不是還說印尼電商商機無限嗎?這些跨境電商平臺怎么就么“慘”呢?也許我們可以從Shopee Indonesia執(zhí)行董事Handhika Jahja的話中聽出端倪。

他表示:“我們將繼續(xù)審查如何優(yōu)先考慮本地產品和本土賣家。這13個類目是我們的初步研究,我們將繼續(xù)根據(jù)政府命令進行討論?!?/span>

看到?jīng)]有?優(yōu)先考慮本地產品和本土賣家!

其實,從去年初開始,印尼政府針對跨境電商的小動作就一直沒有停止。

去年初,印尼海關進口商品稅收政策調整,起征點從75美元下降到3美元,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護本土賣家。

今年年初至今,印尼政府有意限制電商平臺上的進口商品數(shù)量,以扶持本土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本地中小微企業(yè)容納了97%的勞動力,在流動性受限的情況下,依靠電子商務平臺擴大市場覆蓋并維持了銷售。

據(jù)路透社報道:今年3月,印尼總統(tǒng)佐科·維多多甚至直接放話稱:“熱愛我們印尼自己的產品的呼聲必須得到回應。我還發(fā)起了對來自國外商品的抵制運動!”

合作社和中小企業(yè)部長Teten Masduki表示,Shopee印尼站的限制將為印尼中小企業(yè)打開每年約300萬億印尼盾(210.2億美元)的市場。限制穆斯林時裝業(yè)將釋放280萬億印尼盾,蠟染業(yè)將釋放5萬億印尼盾。

綜上所述,可見印尼政府的政策主要是為了保護和發(fā)展本土商業(yè),特別是紡織服裝業(yè)。

04

紡織業(yè)是印尼政府

的“心頭肉”

話說有那么多品類,為何近日印尼政府專注打壓鞋服等跨境產品呢?這其實和印尼當?shù)氐姆b行業(yè)現(xiàn)狀有關。

服裝是印度尼西亞十大非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產品之一。

2019年,印度尼西亞紡織服裝業(yè)的出口額從 2018 年的 100 億美元增長了約 38% 到 138 億美元。

根據(jù)印度尼西亞紡織協(xié)會 (API) 的數(shù)據(jù),在疫情爆發(fā)之前,預計該國的紡織和服裝業(yè)將以 5% 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印度尼西亞政府計劃在其工業(yè) 4.0 總體規(guī)劃的幫助下,到 2030 年將該國發(fā)展成為世界前五名最大的紡織和服裝生產國。

盡管有各種積極的指標,但印尼的服裝和紡織業(yè)仍然受到各種國內外問題的阻礙:

01

內部問題

(1)與其他紡織品生產國相比,電力和天然氣價格較高。帶來整體經(jīng)營成本的居高不下。

(2)人工成本逐年增加。在2020 年最低工資就提高了 8.50%。

02

外部問題

印尼盾的貶值正在影響生產成本,因為棉花等原材料每年以美元從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進口,金額在 300 至 6 億美元之間。它會影響迎合國內市場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出口商從美元走強中獲益,因為這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本就一堆問題,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抑制了需求,該行業(yè)受到的打擊最大。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該國去年的海外出貨量下降了18.7%。

紡織服裝行業(yè)的麻煩可能對經(jīng)濟產生更大的影響。疫情期間,服裝公司的業(yè)務減少,使這個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失業(yè)的人數(shù)增加了。

根據(jù)國際勞工組織的記錄,在印度尼西亞紡織、服裝和鞋類行業(yè)工作的工人總數(shù)(約 420 萬)中,婦女占 58%。疫情帶來的休假、無薪假和大規(guī)模裁員嚴重影響了女工的生計。

服裝制造商多年來雇用的人數(shù)在制造業(yè)中位居第二,而制造業(yè)是印尼國內生產總值的主要貢獻者。政府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他們下滑至第13位。

所以回過頭看看,無論是SHEIN,還是Lazada、Shoppe,這些平臺在印尼很大的一塊份額就是紡織服裝類商品。而紡織服裝業(yè)又是印尼政府的“心頭肉”,這些來自國外的電商平臺勢必會受到影響。

賣家之家認為:迫于印尼政府的政策,這一連串的“變天”等于“斬斷”了印尼站銷售相關商品的跨境賣家的財路,損失不可謂不大。

因此,為了降低損失,且想要在印尼站繼續(xù)開展銷售業(yè)務的賣家,將不得不花更多時間、精力挖掘其他有潛力類目,重新調整運營策略。

假如未來印尼政府仍繼續(xù)限制跨境商品,那么,到時候印尼站的跨境賣家是否不得不轉戰(zhàn)成為本土賣家或主營其他站點呢?總之,未知風險還是蠻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