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短跑名將博爾特了,牙買加閃電喜歡足球的事情人盡皆知,他最大的夢想是前往英超為曼聯(lián)踢球!博爾特多次到現(xiàn)場觀看曼聯(lián)的比賽,并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C羅的欽佩!退役后的博爾特還到德甲和澳超參加了試訓,圓了自己的足球夢!
曼聯(lián)俱樂部兩次邀請博爾特到老特拉福德觀賽,并贈予他印有專屬號碼的球衣,紀念牙買加飛人刷新100米的短跑世界紀錄!
同樣是曼聯(lián)球迷的還有斯諾克名將丁俊暉,常年在英國訓練的小丁自然而然喜歡上英超,2008年丁俊暉第一次到老特拉福德,觀看的是曼聯(lián)對陣阿森納的歐冠半決賽,就被C羅深深吸引,從此成為曼聯(lián)鐵粉!
而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最大牌的球迷,或許就是網(wǎng)球史上最偉大的納達爾了吧,來自西班牙的納達爾是狂熱的足球迷,盡管他的叔叔是巴薩名宿,但是納達爾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支持皇馬!
納達爾曾經夢想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他也曾以頭號射手的身份贏得過西班牙少年賽事的冠軍,如果按照當時的軌跡發(fā)展,納達爾很有可能就在踢西甲了,網(wǎng)壇也將失去一位偉大的大滿貫得主!
納達爾還曾表示想成為皇馬主席,老佛爺也是盛情邀請他為對陣西班牙人的西甲比賽開球,納達爾和武磊在現(xiàn)場見證皇馬第35次西甲奪冠!
網(wǎng)球運動員大多數(shù)來自歐美,喜愛足球自然也是不稀奇,另一名網(wǎng)壇名將德約科維奇同樣也是狂熱的足球迷,塞爾維亞人支持的球隊是意甲冠軍AC米蘭!
德約科維奇擁有一顆紅黑之心,他與米蘭前鋒伊布拉希莫維奇有著不錯的私交,在2021-22賽季AC米蘭重奪闊別十年的意甲冠軍時,小德也是難掩心中激動之情,高呼“我們是意大利冠軍!伊布你是最強的!”
擁有深厚底蘊的AC米蘭,不僅受到網(wǎng)球前世界第一的德約科維奇的喜愛,另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美職籃名宿科比,也是不折不扣的紅黑鐵粉!
科比的少年在意大利度過,他成長于范巴斯滕,里杰卡爾德和古利特的米蘭三劍客時代,耳濡目染之下成為了一名忠實的紅黑球迷!
科比有多愛米蘭?他說他的右手里流淌的是代表湖人的紫金色血液,左手流淌的是代表米蘭的紅黑色血液!
在科比不幸罹難后,米蘭官方發(fā)文悼念,并在與都靈的意大利杯比賽中,球員佩戴黑紗緬懷科比!
像納達爾、丁俊暉、小德這樣的足球迷還有很多,F(xiàn)1頂級車手舒馬赫是著名的科隆球迷,凱爾特人名宿加內特和開拓者名宿阿爾德里奇是切爾西球迷等等,足球真不愧是世界第一運動!
]]>實名感謝馮炳焜老師,本系列的內容脫胎于馮炳焜老師的《品牌思維訓練營》課程,這門課是工作數(shù)年以來,一直苦苦尋覓而不得的一門好課,解開了我所有的疑惑,帶我從設計的泥巴小路一把開上了高速。一句話總結就是,他的這門課,把品牌設計的底層邏輯告訴我們了,如果你想學習品牌設計,推薦你報名馮炳焜老師的這套課程。分享系列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對老師的課程內容吸收的更扎實,分享一篇筆記,反復內化至少5遍……同時也為自己的學習添加一份監(jiān)督和助力,祝愿我們都能在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品牌設計師之路上愈走愈堅。再次感謝馮炳焜老師。
00-北京文投:
提取項目關鍵詞——情緒版呈現(xiàn)
感受上中老成一些,又有青春活力的氣息
本文是通過課程學習,為了加強理解,還原“北京文投”的設計創(chuàng)意和呈現(xiàn)過程。
01-初探幾個不同方向:
①大雁——領頭雁,文化引領,燕京
②BCI+中國紋樣
③;——繼往開來,承前啟后
④龍+C
⑤箭頭——財富積累
通過幾個方向嘗試,最后確定一個主方向:
外國人對中國的普遍認知,在具象元素上:古建筑+玉璽+龍+BC
02-進一步用圖形呈現(xiàn)出來
故宮磚墻——組成B——融入C——加入龍?zhí)卣?/span>
發(fā)現(xiàn)還只是停留在內部思考,有沒有可能讓老外一眼識別,又有龍、文化引領的概念。
品牌設計,首先考慮的是識讀,識讀有問題,做的再美也沒用。
同樣的元素,換個思路
BCI——融入龍在C上——龍堵在柱子邊上,老外看的懂,中國人覺得不吉利
繼續(xù)深化——B打開口,融入龍……
每一步都是根據(jù)概念、氣質、品牌識讀,延伸出來的。
03-設計方向深化
對顏色進行深化,圖形細節(jié)調整。
在深化過程,有很多元素變化方式,作為設計師更想打破傳統(tǒng)認知,更提倡現(xiàn)代化感知,很多時候我們會這么想,但歸根到底,我們做這個項目不是給個人來用,而是給企業(yè)用,要考慮企業(yè)和他的用戶怎么來看這個東西。
]]>筆者的朋友為何會產生抵觸情緒,相信大家都懂,無非就是覺得自己踢球的場地被人侵占罷了。至于他的恐慌心理,同樣不難理解。因為在他看來,足球在國內日漸式微,喜歡這項運動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反倒是飛盤,成了年輕人的新寵。所以他很擔心,飛盤有朝一日會取代足球的地位。
平心而論,作為資深球迷的筆者,絕對能夠理解朋友的心態(tài)。但是,按照筆者的個人理解,足球迷大可不必擔心飛盤會取代足球的地位。道理很簡單,相比足球這個世界第一大運動,飛盤的軟肋太過明顯,很難持續(xù)火爆。
眾所周知,飛盤這項運動之所以會突然走紅,主要是因為這項運動的參與門檻極低以及社交屬性極高。畢竟,這項運動既不需要太過昂貴的裝備,也不要求強悍的身體素質,無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可以參與,因此具備了“男女同場競技”的罕見屬性。
從理論上來說,足球其實也具備“男女同場競技”的屬性??墒菍嶋H情況卻是,男女混在一起踢球的局,著實罕見。畢竟,足球是一項強調身體對抗的運動,偏偏男女身體素質的差距就擺在那里。至于飛盤,身體對抗的強度不算大,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對于女生非常友好。這種差異直接導致了,足球比賽很難吸引到女生親自下場踢球,而飛盤比賽卻可以引來大量的女生參與。
而女生的參與,又吸引到了大量的男生。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來,不就是那么回事兒?
說到這里,可能會有朋友覺得筆者太過膚淺,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忽略了運動本身的魅力。
老實說,筆者本人真不是這樣的。否則,筆者就不會癡迷足球這么久了。還記得筆者讀高中的時候,校園里踢球的男生一度很多,筆者只能算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員罷了。但是,當不少同學發(fā)現(xiàn)女生們更喜歡在籃球場逗留之后,他們爭先恐后地去改打籃球了。
類似的情況,相信不少朋友都遇到過。無論你喜不喜歡這些男生的選擇,這類人群就在那里。所以,承認吧,確實有不少男生,會把女生的參與度當成他參加運動的重要因素。而女生參與度極高的飛盤,恰恰就可以吸引到這一類的男生。
不過呢,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這既是飛盤這項運動的優(yōu)勢,同樣也是它的致命軟肋。因為這就意味著,社交屬性極有可能喧賓奪主,取代飛盤的運動屬性成為主角。而一項運動一旦失去運動屬性,那它還能算是運動么?
或許會有朋友覺得筆者危言聳聽,那么不妨來看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還記得那一家組飛盤局、要求男生資產5000萬以上才能參加的相親公司么?還記得那些拿著飛盤搔首弄姿的所謂飛盤媛么?
一項運動,想要建立好名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與此相對應的是,一項運動聲名狼藉,往往用不到太長的時間。而飛盤這項運動,眼下正處于口碑敗壞的階段。可是無論是奇葩的相親局也好,還是那些搔首弄姿的飛盤媛也罷,對于飛盤這項運動來說,幾乎是無解的。這無疑會讓不少原本打算參與飛盤運動的人望而卻步。
至于足球,雖然也存在著類似的困擾,比如足球流氓等等。但是,足球這項運動有著長久的生命力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有多少人會因為足球流氓等負面因素的存在,而對足球望而卻步呢?少之又少吧……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不少朋友質疑筆者的觀點:明明都是負面問題,憑什么對足球的影響要小過對飛盤的影響?
這種事情空口無憑,筆者不妨舉個例子吧:如果把足球比喻成極具影響力的老牌明星,就比如成龍大哥。雖然成龍大哥鬧出過私生女的丑聞,或多或少影響了他的名聲。可是無論如何,成龍大哥照樣是公認的天皇巨星。至于飛盤,頂多只能算是才出道沒多久的網(wǎng)紅,無論這個網(wǎng)紅當下的流量有多大,您讓他攤上私生女的丑聞試試?除非背靠大樹,要不然那只能是涼涼的結局……
綜上所述,飛盤這項運動的軟肋太過明顯了,在沒有什么根基的大前提之下,“社交屬性”太強真不是什么好事兒,注定會引來一系列的負面消息,傷害到這項運動的名聲,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伏爾泰(1694~1778年)
現(xiàn)在的社會,擁有汽車的個人和家庭是非常之多的。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1991年我國汽車銷量不足100萬輛,到2017年汽車消費總量已經達到了2880萬輛,26年間翻了近30倍。
而2018年全球汽車消費的每三輛汽車中,就有一臺是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顯然人們已經習慣了坐車去購物、上下班、接送孩子等等,而成天累月地坐車、開車,對健康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
面對這樣“久坐不動”的態(tài)勢,我們一定要抽出時間進行體力運動,活動筋骨,流通氣血。那么,什么樣的運動才最合適呢?
美國著名科學家、飛機發(fā)明者萊特說:這樣的運動特點要“緩慢而有恒”。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了一些諸如體操、高爾夫、走路等“緩慢而有恒”的運動,其中最能為大眾所接受的無疑就是“走路”了。
當今微信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了,在它的“輔助功能”中,有一個頗受歡迎的“微信運動”,而這個運動方式就是“走路”。
我們只要點擊“微信運動”,加入其中,就可以了解你每天的步行數(shù)據(jù),并可以自動排列出在你所有朋友中每時每刻的步行排行榜,以此與朋友們共同分享每天步行的樂趣。
我經??吹轿业囊恍┲欣夏昱笥岩悦咳?~5萬步,總是位居排行榜前三。我不知道他們是一氣呵成的,還是分次完成的。但我總感到有些人一味追求步數(shù)的狀態(tài),并不是科學的健身方式。
步行是一種耗氧性運動,由于皮膚、肌肉的需氧量增加,以使機體的耐受力、持久力和肺活量都有提高,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臟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疾病。
據(jù)美國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獲得或失去1磅(≈0.45公斤)的體重需要攝入或輸出3500卡的熱量。1小時緩慢的步行可消耗300~360卡,通過每兩天1小時的步行,1個月便能減重1~1.5磅,一年為18磅(≈8.1公斤)——條件是飲食量不得增加,若能減少攝食量則更好。
不管你的年齡有多大,現(xiàn)在都是使自己身體康健的良機,這個良機就是堅持步行。
步行也要講究科學,首先就是要常態(tài)化和規(guī)律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每周至少3次,每次45~60分鐘。對于老年人或不習慣于運動的人,可實行每2天1次的15分鐘的步行計劃,2周后延長到30分鐘,漸漸地每周增加到4次,每次45~60分鐘。
步伐的快慢并不重要,只要你感到輕松愉快即可。有人曾作過對照觀察,兩組年齡都在40~57歲之間,一組快步行走30分鐘,每周4次,一組緩慢行走30分鐘,每周3次。結果他們的心率和體重、血壓等方面的改善沒有什么差異。
對中老年人推薦的步行速度為慢速(每小時3公里左右)或中速(每小時4.5公里左右)為宜,快速(每小時6公里左右)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太累、太快,容易物極必反,引發(fā)其他不適癥狀。
實際上散步的時間比速度更為重要,如果每天都能散步1.5小時,遠遠勝過每2天的1小時的散步效果。上、下午各15分鐘,加上中午30分鐘的步行,這和1小時連續(xù)的步行效果相似。
但要記住,每次散步不得少于l5分鐘,每周也不可少于3次。斯圖曼(F.A.Stuman)是美國費城的醫(yī)學專家,是美國空軍心臟病康復規(guī)劃的制定者。他對步行很有研究,對大眾提出了5點建議,基本內容如下:
①散步雖是一種最安全和最少緊張的運動,但在開始實行前,征求醫(yī)生的意見方是聰明的;
②膳食以后及在很寒冷、很酷熱或大風、暴雨、潮濕的天氣中應回避散步;
③散步時要輕松自如,不要搞到氣喘吁吁的地步。一旦感到累了,要停步休息;
④穿戴要適宜,平底鞋會給你非常舒適的安全感;
⑤穩(wěn)地健步而行,把能量有效地消耗在一步上,一段時間后,你就能體會出和你的心率、體重、身高最合適的步速了。
讓我們開始一起健步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