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頻繁接到移動的電話,他們告訴我在現(xiàn)有套餐的基礎上,只要增加不到10塊錢,就可以將我的流量套餐從6G變成10G,同時還送騰訊、愛奇藝會員等多種權(quán)益,聽到這樣的話術(shù),我立馬選擇掛斷電話。
在以前,因為這樣的話術(shù),我已經(jīng)被他們小刀割肉般地10塊10塊的提升套餐,從最早的18元提到了今天的58元(作為一個低欲望流量使用者,這個話費已經(jīng)足夠了),所以面對同樣的套路,我選擇直接掛斷電話。
我問過身邊的很多人,大部分都接到過這樣的電話,且因為這些電話提升了套餐費用。這背后體現(xiàn)了運營商們通過心理營銷提升用戶的ARPU(單用戶平均收入)值的思路,在這一點上,運營商們的營銷,可以稱得上是大師級別的。
以下就是他們的常用套路,這些方法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01 套路一:利用稟賦效應,先免費再收費
很多使用移動的用戶可能遇到過下面的經(jīng)歷,這個經(jīng)歷大概是這樣的:
如果你用的是38元的套餐,流量大概只有幾個G,當你快用完之后,移動會突然給你發(fā)短信再送你幾G的流量,你相當開心。也許你認為故事會走向“他們一直幸福地生活直到死去”,但事情很快就發(fā)生了變化。
兩個月后,移動客服會給你打電話,電話說:先生,現(xiàn)在有58元套餐,兩倍于現(xiàn)在的流量,您要不要升級。你回答不需要。
這時候重點來了,客服會說:先生,根據(jù)你的使用記錄,你每個月已經(jīng)使用超過3G的流量,使用58元套餐比你現(xiàn)在的套餐更劃算。也許對方還會細心地給你算出更換套餐后,能節(jié)省多少錢。
你一想,沒錯啊,于是回答:那就升級吧。
但是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jié)束,接下來是路徑的重復,6G流量用完后移動會再送你,再打電話讓你升級,直到你升級為移動的最高費用套餐。
這就是很多人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套餐從18元升級到最高的198元的原因。
在這里,移動用了兩招。
第一招是先給你免費流量,再收費。
一旦你習慣了大流量的消費方式,你就很難再回到以前低流量的消費方式了。這就是稟賦效應,人一旦擁有了某些東西,就絕對不愿意失去,用一句古話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第二招是利用信息不對稱,突出“免費”誘導升級。
移動給你打電話前,已經(jīng)利用大數(shù)據(jù)計算了你每月的消費方式,也許還計算出了新舊套餐之間的差額,然后他聚精會神地給你打電話,而你作為防御一方,對自己的消費習慣并不如對方清晰,并且當時你可能心思還在工作或生活上,對方說的話你只聽到了“省錢”兩個詞,當你精力聚焦在“省錢”兩個字上的時候,你早已經(jīng)不在乎每月多扣的錢,只覺得對方計算的對,新套餐的確會更省錢。
移動在給你打電話前是“知己知彼”,而你接電話時完全沒有準備,勝負在你接電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比如有一次我在接到移動的電話時,以套餐夠用拒絕了推銷,對方給出的反駁話術(shù)是:先生,您每個月用多少流量,難道我不比你更清楚?
有一次我將這個問題發(fā)到網(wǎng)絡上,引發(fā)了不少人的共鳴,以下是部分評論:
這種營銷對于移動來說太有利可圖了。我去年就是這樣由38套餐升級為48套餐,結(jié)果,電話費就由40左右變?yōu)槲辶?,最不可思議的是有個月竟然達到了九十多。然后又打電話說要升級58套餐,我拒絕了,并且自己改為38套餐,之后的電話費也降到38,可當?shù)氐囊苿訕I(yè)務員還是故伎重演,打電話說我上個月話費達到58元,讓我升級58套餐,可是我自己知道我上月話費38,所以直接拒絕?!狭_蘭依然
我之前是最低套餐,8塊錢,后來一點一點的被套路到58套餐,現(xiàn)在改回8塊錢的套餐說下線了,最低38元,坑人啊,不開心?!绢^57542
一開始38套餐,后面說升到58,每月返還20,過了幾個月又說,升到88,每個月返還20,套路很深。——山海有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出來,打電話給你,說你是他們的老用戶,針對老用戶有一個活動,贈送一個20元每月1g的流量(假設),關(guān)鍵在于,他們把贈送說的比較重,而錢那里說的快,語氣還輕,一不小心就上當了——肉肉jrtt
我就是被特么這樣套路的用到了98套餐,現(xiàn)在就去更改8元保號。——嘴角的那一抹殘笑
02 套路二:用肯定疑問句替你做決定
運營商針對電話推銷會設計很多套餐,然后將其推向市場。
以前運營商電話推銷的套路大概是這樣的:先生,我們出了一款新套餐,非常合算,很適合您現(xiàn)在的需求,您看要不要申請?這時候你會集中注意力思考,很多時候就會說不用了。
現(xiàn)在的套路則是這樣的:先生我們出了一款新套餐,非常合算,按照您現(xiàn)在的消費習慣,很適合您,如果您沒問題,我這里先給您開通了好不好?如果這時你思想有點松懈,那十有八九你要上套了。
兩種方式,前者是疑問句,后者是肯定疑問句。疑問句容易引發(fā)你的注意力集中,對方一旦提問,你會集中精力思考,從而思考出對自己最好的結(jié)果。而肯定疑問句則會讓你注意力松懈,進入對方的思維模式。所以對于后者如果你不需要,還得堅定地說一句:不不不,我不需要,別給我申請。
這一個話術(shù)的轉(zhuǎn)變,能讓運營商新套餐的轉(zhuǎn)化率提升不少。
有一次我在坐同事的車回家的路上就聽到了類似的對話,電話的另一頭是信用卡推銷人員,但大體套路是一樣的。對話大概如下:
“先生您好,最近信用卡用的怎么樣?”
“挺好的?!?/span>
“先生,根據(jù)您的消費行為,您是我行的優(yōu)質(zhì)客戶,因為您的信用良好,現(xiàn)在我行將您的消費額度免費提升至5萬元,已備您有需要的時候消費。如果您沒問題,我這邊就給您免費提升了?”
正在開車的朋友頓了一下,然后果斷拒絕:別別別,千萬不要給我提升!“
掛斷電話后,他向我吐槽:前兩次就是這樣的電話把我的信用卡額度由1萬提升到了2萬又提升到了3萬,讓我越花越多,這次又想給我來這招?!?/span>
雖然信用卡電話推銷者這次沒有成功,但他已經(jīng)成功兩次了,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是,推銷者總是在他的下班路上聯(lián)系,在開車的人因為注意力無法過度分散,往往在不自覺中就同意了。
03 套路三:利用遺忘屬性提升收入
人是善于遺忘的動物,運營商在經(jīng)營用戶的時候深刻利用了這點。
很多時候,運營商為了推廣價格更高的套餐會這樣給消費者打電話:先生,最近我們推出了新的套餐,套餐比您現(xiàn)在的流量多3G,通話時間多1小時,現(xiàn)在我們推出優(yōu)惠活動,原價每月68元的套餐,現(xiàn)在免費給您使用3個月,您看如果沒問題我這邊就先給您開通了。
你的注意力被免費兩個字吸引了,這當然沒法拒絕,于是你回答:開通吧。
3個月以后,運營商客服和你的對話早已被忘在九霄云外了。有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每月30多元的消費不知不覺變成了60多元。因為你沒有主動取消新套餐,因此60多元一個月的新套餐就開始生效了。
這時候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你覺得30多元無所謂了,并且現(xiàn)在的新套餐確實也夠自己用,心想算了就這樣吧,這就是運營商最想看到的結(jié)果。
第二種情況,你突然想起3個月前跟客服的對話,于是給客服打電話變回原來的套餐,但此時客服卻告訴你,你本月因為套餐已經(jīng)開始,只能下個月變更了,這樣,你也被套路了一個月的費用。別以為一個月費用不多,運營商幾億的用戶,即使1%被套路,也是極其大的數(shù)字了。
這里面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運營商之所以愿意免費給你用三個月的升級套餐,是因為這三個月升級套餐的邊際成本,對于他們來說幾乎為0。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思考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小改變,有些營銷行為看起來不起眼,但卻達到了異常好的效果,運營商客服小推銷中的大道理值得讓人深思。
]]>你被營銷短信狂轟亂炸過嗎?但凡是下過單的店鋪,有事沒事就會來騷擾一下,更別說到了“雙十一”“618”這種大型購物節(jié)了,一天十幾條、一連十幾天的狂轟亂炸,誰受得了?
別擔心,現(xiàn)在有招兒來治營銷短信了。前段時間,相關(guān)部門就“雙十一”短信營銷行為召開了行政指導會,給平臺們打好了“預防針”,要求電商平臺自查自糾短信營銷行為,不能沒經(jīng)過消費者同意就擅自發(fā)營銷短信。
這不,今年“雙十一”還沒過完,淘寶、京東等幾大平臺就表示可以協(xié)助退訂營銷短信了。就拿淘寶來說,在跟平臺客服的對話框里輸入“退訂短信”,系統(tǒng)就會彈出消息,填上手機號、上傳營銷短信截圖后,平臺就會把材料轉(zhuǎn)交給通信渠道,3個工作日就OK了。
這些年,營銷短信猖獗,平臺得負主要責任,因為很多平臺是默認用戶同意接受短信的,相當于縱容了商家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消費者不堪其擾,只能去投訴,“雙十一”促銷期間的營銷短信投訴越來越多,90%都是對電商平臺的投訴。
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落地實施,對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臺要做好個人信息的保護者和守門人,不能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shù)據(jù)殺熟,在收集人臉等敏感信息時要有相應地規(guī)章制度,隱私信息容不得一點馬虎。
現(xiàn)在法律法規(guī)已經(jīng)給平臺和商家劃出了紅線,個人信息保護有了強大的“保護網(wǎng)”,未來買買買可以更加安心、放心了。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
]]>主要原因之一是:今天收到一條短信,說我的話費余額還剩2.67元要盡快充值。
我就奇怪了:11月3號和7號兩次接到短信時,余額均是62.7元,11月20號是32.67元。我的月租費是18元,打電話沒幾次且都是縣內(nèi)極短時間,平時多用微信聯(lián)系,18元月租是絕對夠了。至于流量問題,我家里、辦公室等均有網(wǎng)絡,而且我關(guān)注了短信提醒每次都還有足夠的流量;其它地方用流量我怕不夠,用話費12元買了3個G,又通過“學習強國”的積分點數(shù)換了一個G,每次接到的短信告知我都有一定流量。既然如此,怎么幾天時間會用了那么多錢?
我忽然記起來:在11月12號的微信頭條上,看到移動信息說“5G特惠流量包首月1元錢”,沒動腦子就隨手點了一下,結(jié)果竟然馬上通過,短信說每月30元5G流量,而且是月月扣,不結(jié)轉(zhuǎn)。那首月1元錢怎么回事呢?卻沒有說!我忽然意識到:是騙子升級了!我根本用不了5個G的流量啊,而且還是每月,還不結(jié)轉(zhuǎn)!于是我想法退訂,但不能,氣得我甚至爆了粗口罵聲“強盜”!最后打電話給客服,他答應退訂退錢。話又說回來,你如果扣我30元就應該給我5G的流量,但我至今沒有收到5G流量。
其實,對移動的惡心我早已忍了好久,只是諸多信息與手機號捆綁而懶得換而已。其實,真正的憤怒還主要是源于近幾年,或者說近兩年的幾件事。
其一是,初回老家手機換號時他們給我說的最低消費30元(好像),其它優(yōu)惠套餐,一年后會自動停止。但用了三年才感到,話費每月都五六十!不可能啊,我很少打電話,而且全部是市內(nèi),流量也足夠,怎么會話費那么多?后來才知道套餐一年到期后,卻沒有如他們答應的那樣給自動停止!騙子!
我很生氣,倒不是每月多浪費的幾十元錢,而是移動的信用在我心里一下子大打折扣。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經(jīng)商之本!古語云:一諾千金,一言為定,說一不二,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怎么到了移動公司這里就行不通了呢?我一怒而把月租改為最低18元,其它優(yōu)惠套餐一概不要,因為我極少打電話,18元的月租足夠了。這樣似乎好了一段時間,但后來消費又高上去了。移動客服至少6次給我打電話推銷流量,可我對失信的移動寧可花12元買3G流量,也不再相信他們的忽悠。
其二是,它們每個月都發(fā)短信告知在什么網(wǎng)上查話費,可又讓輸手機號、驗證碼等等,一通操作下來,除了讓你看它們的廣告外,我竟然沒有查詢到我詳細的話費記錄。我禁不住又要爆粗口:混賬,你既然能發(fā)短信告知,為什么就不直接把話費清單一并發(fā)過來呢?還故意刁難客戶,這也叫貼心服務?關(guān)鍵是我想打印我的月消費清單,竟不知在縣城內(nèi)何處可查可打!
當然,不是說原來就沒有不滿,不滿多多 ,只是當時人在外地不愿經(jīng)常換手機號碼而已。
還有,我后來聽說在可以“攜號轉(zhuǎn)網(wǎng)”的短短幾天時間,移動客戶就流失600萬客戶!雖不知真假,但誠信是金!欺騙和難為客戶最終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鄭重決定,下個月我要告別移動,使用聯(lián)通號碼。雖然我不知道聯(lián)通是不是也欺騙或難為客戶,或者說我不知道聯(lián)通是不是好于移動,但至少先告別讓我惡心了這么長時間的移動再說!
后記:
11月27號上午我電話質(zhì)問移動話費問題,它們答復查詢。中午時分,它們退還給我30元錢。這說明,它們之前還是做錯了!
剛寫完此文,偶然看到某移動客戶套餐竟被移動營銷人員給設定為533年套餐,且不可改動。我的天,一個人要用幾輩子的套餐!
于2020年11年29號
由移動換成聯(lián)通后不久,就聽說可以“攜號轉(zhuǎn)網(wǎng)”了。我有點后悔,因為手機號9825是我喜歡的,而且用了十余年。但此后打電話似乎是也越來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