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當注意的是,寫行書不光要注意結(jié)字的體勢,尤其要處理好筆畫間的筆路,注意前筆畫結(jié)尾和后筆畫開始的關(guān)聯(lián)性,并非筆筆都要重新起筆。
帖中有虛連、有實連和筆斷意連,虛連是自然產(chǎn)生的,臨摹時不必刻意要求,而實連要當做作筆畫來寫,筆斷意連則要注意氣息不斷。
1、化
4個“化”都比較方硬、厚重,左右間留空,左低右高,注意單立人側(cè)鋒鋪毫,右邊最后折筆要推出去不是甩出去。
注意筆畫間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運筆路線。
2、物
可分為方圓兩種寫法,第2個“物”楷化,方折為主,連筆少,其余“物”都是圓轉(zhuǎn),第4個“物”雖圓轉(zhuǎn)而連筆較少。注意左部的提均偏下,右部頭撇較長,里面兩撇短。
例字“物”,左部上大下小,豎呈弱“S”形,右部上靠左較緊,右肩拉開,折筆內(nèi)收,起鉤處對齊頭撇起點偏右,注意里面兩撇短,前后留空。
3、西
大致分3種,第2個“西”居中的橫畫短,與下部離得較遠,第4個“西”下部的橫折重新起筆。
“西”頭橫靠左寫,左緊右松,左豎短,右三豎上開下和合。
4、典
基本分兩種,第4個“典”圓轉(zhuǎn)。
字例“典”富動感,兩豎一長一短,長橫斜度較大,左長右短,右端帶下;底兩點左低右高,呼應(yīng)強烈。
5、也
4個“也”各具姿態(tài),第一個楷化,第二個兩豎上開下合,底第三個兩豎上合下開,第四個方硬簡短。
字例“也”筆觸較輕,中豎靠右,左疏右密,豎彎鉤圓,尾部圓轉(zhuǎn)翻回。
6、凝
4個“凝”基本一致,均偏楷化,小有不同。
字例“凝”兩點水拉得較開,“疑”字左右稍有欹側(cè)勢,捺畫舒展。左中右錯落。
7、長
4個“長”體勢大致相同,橫畫斜度較大,捺畫較收下帶。第一個“長”的捺似有隸意。
寫“長”注意先寫豎,4橫分三段寫,注意長短、間距、俯仰,下部注意留空。
8、時
4個“時”,略有不同,,左邊日部居中偏下,右邊字勢長高,注意橫畫俯仰、間距、長短不同,點都靠鉤。
字例“時”,“日”部上留空 ,右邊是中密上下疏 ,點靠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