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淘寶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向來備受大眾的關注。隨著蘋果13手機的發(fā)布,淘寶上出現了一些價格相對便宜的蘋果13手機,這引發(fā)了廣大消費者的疑問:淘寶蘋果13手機那么便宜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淘寶作為一個電商平臺,并不直接銷售商品,而是將賣家和買家進行連接,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因此,淘寶上的商品價格是由賣家自主確定的。蘋果13手機作為一款熱門新品,原本價格就不低,所以在淘寶出現一些相對廉價的蘋果13手機并不奇怪。
那么,淘寶上的蘋果13手機便宜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淘寶上的賣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供應鏈渠道。一些賣家可能是通過一些特殊渠道或者折扣進貨,從而獲取到相對便宜的蘋果13手機。另外,一些賣家可能是通過大量的采購或者掌握某些商務資源,從廠家或者批發(fā)商處獲得優(yōu)惠價格,然后以較低的價格在淘寶上銷售。這也是為什么你會在淘寶上看到一些相對便宜的蘋果13手機的原因。
另一方面,淘寶上的賣家由于沒有實體店面租金壓力,也沒有中間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價格。同時,淘寶平臺也為賣家提供了一些促銷手段,例如優(yōu)惠券、滿減等,這也能夠降低實際付款金額,讓蘋果13手機在淘寶上更加具有競爭力。
然而,消費者在購買淘寶上相對便宜的蘋果13手機時,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因為有一些賣家為了獲取更多的銷量,可能會采取一些欺詐手段,例如賣假貨、刷銷量等。因此,我們在購買之前一定要仔細核實賣家的信譽度,查看其他買家的評價,選擇值得信賴的賣家。
綜上所述,淘寶上的蘋果13手機相對便宜并不一定是假貨,有很多原因導致其價格較低。然而,消費者在購買時也需要保持警惕,了解賣家的信譽和商品質量,以免上當受騙。
總之,淘寶是一個多元化的電商平臺,市場上存在各種不同渠道、不同價格的蘋果13手機。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理性分析,選擇合適的渠道和賣家,得到自己滿意的商品。
]]>格力的小助理孟羽童最近又起爭議,董明珠終于親自回應了。
5月10日,她在直播里稱,一個連市場都不了解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管理者,所以讓孟羽童帶貨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市場感覺和管理經驗。
提起孟羽童,董明珠笑著解釋:“她是標準的秘書,她所有的直播活動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比如午飯的一個半小時,那是義務勞動?!?/span>
雖然董小姐講“義務勞動”時很溫柔,結果又炸出重新定義了職場“義務勞動”的討論。
靠著“義務勞動”+“小助理帶貨”的疊加話題,董明珠又又又帶著孟羽童和格力上了熱搜。
孟羽童能被話題女王董明珠親手力捧做IP,是好事,也是壓力。
她頂著“董明珠接班人”的光環(huán),一舉一動都被人用放大鏡模式關注。就像前不久,因為41天沒更新抖音,全網都在傳她被炒魷魚。
本人馬上辟謠,稱是個誤會。
但很多人還是質疑她,主要因為孟羽童帶貨的成績確實不太理想。
自從被貼上“第二個董明珠”的標簽,大把流量傾斜到孟羽童身上,她全平臺粉絲漲到300萬,上熱搜也成家常便飯,妥妥地小話題女王,居然不能帶貨?
去年11月,孟羽童在有139萬粉絲的“格力電器”直播間,完成首次帶貨。
4小時直播,24件商品,總觀看人數11.3萬,單場銷售62萬。
在線人數不少,銷售金額不算多,但總歸是第一次,就當試試水。
接著,格力立馬新開抖音賬號:“明珠羽童精選”,這才是孟羽童帶貨主戰(zhàn)場。
明珠羽童精選主打格力小家電,目前圈粉63萬。
店鋪有242件商品,銷量一共3.8萬臺,賣的最好的是格力臺扇,單價99元。
這個成績,董明珠也曾在采訪中坦言:還沒有達到我們的目標,不夠理想。
按說現在的年輕人瘋狂熱衷小家電,會做飯的喜歡買,不會做飯的也喜歡買,已成為風潮,市場需求也大。讓青春靚麗的孟羽童給年輕人都會買的小家電帶貨挺適合。
從格力投入力度來看,孟羽童是賬號絕對主角,給夠了資源和流量,董明珠會時不時驚喜出現,另外還有幾位主播和孟羽童搭檔。
那為什么明珠羽童精選的帶貨業(yè)績上不去呢?
先看看她的帶貨現場吧,就拿格力空氣炸鍋的一個短視頻為例:孟羽童和另一位女主播同框。
點開評論就會發(fā)現,網友對那位漂亮女主播更感興趣,甚至有人犀利評價孟羽童顏值不過關。
雖然董明珠看重孟羽童身上的韌勁,但她青春靚麗的形象也絕對是受重用的考量因素之一。做了董明珠秘書后,孟羽童最常被吐槽的也是外形,比如說她胖了。
不過,直播帶貨的關鍵不是顏值,長得好不如會銷售。
孟羽童拍攝的第一個視頻是介紹格力除菌小方管。
她從“拆快遞”場景切入,演示了把鹽和水添加到除菌小方管里,按一下按鈕等五分鐘,便制作出一管自制消毒液。
最后,展示小方管的噴霧設計,精致外觀、方便攜帶等特色。
大家看,這個產品是不是挺有趣也挺新鮮的?
不少網友確實心動,但也有很多疑問:
鹽水能殺死病毒?
消毒原理和除菌效果沒說清楚呀?
能直接噴在皮膚上嗎?小孩子也能用嗎?
說話太快了,帶貨銷售不是當播音員
只介紹也沒放購買鏈接,我去哪里買?
產品介紹不充分,應用場景下的產品賣點沒有講出彩,客戶頂多刷幾秒鐘停留就走了,咨詢都不咨詢的。
看到網友的反饋,明珠羽童精選又拍一個短視頻《小孟答疑解惑:除菌小方管》用文字+畫面的方式仔仔細細地把產品再操作一遍。
點贊挺高,互動也多,但這樣帶貨費勁兒,效率也慢,第二個視頻發(fā)布時,被第一個視頻種草的用戶,早就沒了購買沖動。
網友一提意見,孟羽童就改帶貨視頻的風格。
說口播沒說清,就出文字版;
說不喜歡文字,真人就出鏡;
說想看你跳舞,馬上真安排。
拍多幾條不同風格的短視頻不難,但短視頻沒有爆就是因為沒有拍好嗎?
看了孟羽童短視頻,網友普遍評價是:語速太快、手部動作太多、帶貨太模式化。
短視頻不好搞,直播帶貨更不好搞,看著簡單,其實還真不容易。
曾有人吐槽:孟羽童在賣小型榨汁機的時候,居然都不在現場演示如何榨汁。
我想帶貨這事,誰的生活閱歷多,誰聊起來就有說服力。
否則演示產品時的代入感也是問題,孟同學估計就吃虧在生活閱歷不夠,很難真正共情普通用戶的使用體驗。
為啥曾是傳統(tǒng)時代線下銷售女王的董明珠,非要捧孟羽童?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線上購物模式,格力迫切要打造新的直播帶貨王牌主播,培養(yǎng)自家的李佳琦。
對格力來說,希望能捆綁董明珠自帶熱度的話題能量,塑造全新銷售明星孟羽童,以低成本+高回報+大IP的方式孵化出格力自家的“李佳琦”,使品牌自播事業(yè)能長期發(fā)展下去。
但截止目前,董明珠帶給孟羽童的流量,沒能變現反哺到格力的銷售業(yè)績里。
孟羽童的帶貨能力與格力產品之間,還沒有實現強關聯。
比起2020年董明珠直播13場,帶貨476.2億的成績,孟羽童的表現確實也只能用“義務勞動”才解釋的通。
好在孟羽童的IP價值,并不僅僅是直播帶貨。
我去年寫孟羽童的推文也說過提到,她在間接打造董明珠的人設。
董明珠鐵娘子的硬派形象太深入人心,再加上近70歲的高齡,與當下年輕群體的適配度太低。
孟羽童像一個窗口,展示著董明珠溫柔親和的一面,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老品牌格力也極度地渴望著新鮮血液,想借此俘獲年輕消費群體。
畢竟這兩年,格力和董明珠發(fā)展真的慢了很多。
早在2016年,格力的最大競品,美的集團便邀請熊黛林用明星效應帶貨,1小時賣出1100萬。
而董明珠在2020年還在反思:格力早在2019年就開始摸索線上銷售模式,為啥沒看到進步,沒玩轉新模式。
為了直播帶貨,格力不惜和線下經銷商劍拔弩張,而美的早在2015年就進行渠道改革,把省級經銷商從中間砍掉。
從年輕人的消費偏好來看,懶人經濟和單身經濟火熱,疫情居家狀態(tài)增多,小家電迎來了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雙豐收。
2019 年,小家電市場規(guī)模已達到4015 億。美的2019年消費電器營收1095億,占公司總營收43.06%,而格力的生活電器2019年營收55.76億,占公司總營收3.55%。
我們對比一下,在2019年小家電市場爆發(fā)期,格力與美的小家電業(yè)務比,兩家營收差了近20倍。
更別說,一批批新興品牌也如狼似虎般撲過來,搶奪著大量市場話語權。
不服輸的董明珠正帶著格力在猛追,孟羽童只不過是這場追逐中的一個樣板間而已。
不管結果如何,孟羽童這波絕對不虧。
現在在小紅書上,孟羽童接了不少美妝、生活類用品的推廣,給老板義務勞動不加工資,但可以利用網紅身份接廣告也能賺不少,董明珠的影響力,足以讓孟羽童成功轉型。
明珠和羽童,下一站會往哪走,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