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可見的朋友圈怎么看全部內容(如何看三天可見的全部朋友圈)
我是Hoiden,點擊右上方紅字,關注我不走丟,努力堅持日更優(yōu)質好文,一個希望用文字打動你的女孩!
微信朋友圈,有著四種狀態(tài)的選擇:顯示全部,最近半年,最近一個月和最近三天。
無論是哪種狀態(tài),其實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和選擇都不一樣,多項選擇題,總是可以選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當然,還有一條是“允許陌生人查看十條朋友圈”,以及不讓ta看或者不看ta。
一般使用“陌生人查看”這條的人比較少,或者就是樂觀開朗、交際比較廣泛的人。
然而屏蔽朋友圈的選擇,也為許多人提供了便利,比如微商行業(yè),把朋友圈當成廣告推廣平臺,不免會帶來“刷屏”的煩惱。

曾經也刷到許多關于朋友圈狀態(tài)設定的觀點文章,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句文案:
“一定要把朋友圈設置全部可見?!?/span>
當時看見這句話,很想反駁,因為太絕對性了,并不是每個人都想如此,不然怎么會有如此之多的選擇。
沒有深入了解這位筆者的觀點時,我試著問自己,為什么?
仍然沒有想出所以然來,經了解和品讀,才明白原來這位筆者的觀點是針對于少部分人。

朋友圈就是一個分享的圈子,在這里你可以展示一天的狀態(tài)或者展現(xiàn)你的成長軌跡,讓真正關心你想念你的人,更加放心。
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
“留個縫隙讓別人愛你,不要把真心想認識你、了解你、關心你的人拒之門外?!?/span>
如果一定要說一個把朋友圈設置為全部可見的理由,那就是真正關心你的家人。
習慣了只報喜不報憂的你,偶爾在朋友圈發(fā)牢騷,家人看見了會主動打電話給你,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潛水在其中尋求快樂。

與“全部可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僅自己可見”的狀態(tài)。
有人說,沒有照片,沒有文案,點開頭像看到的只是一條橫杠,這樣的人著實讓人捉摸不透,讓人不敢靠近。
可是也有人表示:
“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里,歡喜悲傷都由自己掌控,歷盡千帆后,愿你在陽光里做個孩子,在風雨里做個大人?!?/span>
“僅自己可見”的人,大多比較沉穩(wěn),也比較沉默,很少去議論他人的生活,但依然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精致有味。
生活是自己,該怎么過就怎么過,人生是自己的,怎么樣更加快樂那就去擁抱怎樣的未來,不要費力討好他人,做自己挺好。

從前,我朋友圈的狀態(tài)也是“全部可見”,可慢慢地隨著人數(shù)越來越多,以及面對不同的人際關系,于是我選擇了保持“三天可見”的狀態(tài)。
使用的時間越長,愈加發(fā)現(xiàn)“三天可見”的狀態(tài)剛剛好。
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心得,也可以在固定的三天時間后讓這份寶貴的回憶放進自己的空間里,只供自己回味。
也許會有人反駁說,三天可見,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在你發(fā)出朋友圈的第一時刻關注你的動態(tài)。
那又如何?
正如有句話所說:“想送你回家的人,東南西北都順路;愿陪你吃飯的人,酸甜苦辣都愛吃。除了真正在意你的人,沒有人會點開你的頭像瀏覽朋友圈。”

其實發(fā)朋友圈,并不是想和圈子里的每個人都分享,只是單純地給自己留下美好的記錄,等未來某天再往回看時,那時臉上也一定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真正關心和在乎你的人,不會從上往下地翻朋友圈,而是點擊你的頭像,從這個專屬入口了解你最近的狀態(tài)。
這樣的人,也不需要很多,遇見一兩個足夠了。
如果只是單純地想炫耀,那你的朋友們也無話可說,因為可能許多人早已經把你屏蔽,你開心就好。

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和看法,往往容易迷失自我。
就像很多時候你以為大家都在看著你,你緊張地說不出話,可仔細一看臺下才發(fā)現(xiàn),其實大家都在做著自己的事情,自顧不暇。
很喜歡一句話:“除了真正在意你的人,沒有人會特別關注你,只有喜歡自己的人,才會關注自己身上發(fā)生的一切?!?/span>
喜歡什么樣風格的衣服那就勇敢去嘗試,而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不好看,或者別人覺得不合適你就選擇放棄這個想法。
所以,該放松的時候好好放松,無需拘謹,他人的臉色終究不能代表什么,希望你可以做真正的自己,活出自我。
愿你懂得珍惜身邊每一個真正關心和在乎你的ta!
(本文原創(chuàng),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圖)
作者:Hoiden談情感,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00后淘氣姑娘,憑一顆良心行走,縱然一生平凡,但也喜樂自在,希望我的文字能夠帶給你溫暖和前行的力量。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7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