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包賺錢么,數(shù)據(jù)標注眾包平臺哪個最掙錢?
東吳證券采訪了一個上海陸家嘴片區(qū)的跑腿小哥,問了很多當?shù)氐那闆r和八卦,挺有意思的,給大家分享下:
這位小哥主要在陸家嘴活動,現(xiàn)在實際上平臺沒啥單子派出來,有的話價格也低,沒動力接。
這些天主要靠朋友介紹和微信群做一些跑腿的私活。
小哥以前是在三線城市跑網(wǎng)約車的,年前來上海,在某藍色平臺當了兩三個月騎手,然后就遇上疫情了。
目前在陸家嘴方圓3~5公里內(nèi)活動,浦東去浦西不行,去浦東其它遠一些的地方可以,但價格也會高。
綜合下來,平均一單五六十元。
有在上海本地的朋友反饋一單跑腿的價格輕松過百。
每天干7-8小時,沒有疫情的時候收入200-300元/天。
網(wǎng)上傳的日賺1萬,同事之間也聊過這個話題,不太現(xiàn)實。
跑的單子都是幫買的散單,沒有團購單,也沒能力接,電動車送不過來。
電瓶大約續(xù)航30公里,路邊有專門的換電柜,沒電直接換,不需要等充電。
代買主要是去定點超市買,超市門口有微信群的二維碼,掃碼進去之后排隊接龍登記自己要什么東西,線上付款,里面有人遞出來。
超市不給進去,門也只開了一條縫。
陸家嘴商圈開著的超市寥寥幾個,排隊比較艱苦,也耗時間,正常前面都會有 8-10 個人在排隊。
快的話排1個多小時,慢的有過3個多小時。很多時間其實是在排隊上消耗掉了,耽誤賺錢。
外面還有一些餐館還在營業(yè),自己吃飯問題也是靠這些餐館解決。
在外面跑十幾天了,睡覺就是找橋洞、公園、銀行ATM機旁邊等,紙殼子+被子解決。在外面跑的大部分小哥這些天都是這么過來的。
不能回小區(qū),回去就出不來了,居委會不給開證明;
交警和大白會隨機檢查,如果沒有核酸當場遣返,平時戴N95和防護手套。
現(xiàn)在在外面跑的人和平時比大概少了 90%,而且配送員數(shù)量最近幾天只會減少不會變多,同事里有陽的就拉去方艙隔離。
關(guān)于物價,油鹽醬醋、瓜果零食,方便面、紙巾等必選消費品都能夠買到。
個人感覺煙漲幅80~90%,渠道以小商販為主,超市的便宜的煙都賣的差不多了;
飲料漲幅30%-50%左右,現(xiàn)在小瓶可樂大約5-6塊;
方便食品漲幅50%左右;
蔬菜漲得最多,100%以上。生鮮蔬菜不好買,超市渠道買不到。
紙尿褲奶粉比較稀缺,因為母嬰店沒有開門,大一點的超市已經(jīng)很多賣完了。
藥物比紙尿褲容易一些,藥品很多是平臺眾包來做,不通過跑腿渠道。
大概就是這么個情況。
似乎我們主觀上都覺得現(xiàn)在跑腿真能日入過萬。
但就算100元/單,一天工作12小時,720分鐘里跑夠100單根本不現(xiàn)實。
再加上小哥們還得睡大街,這錢賺得不易。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11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