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資深推理迷。
只是受怪異君的影響,在一段時期看了十幾本推理小說,僅此而已。
所以,我對于推理小說的分類,也僅僅是個人一孔之見,希望見諒。
早期的推理小說,大體上分為三派:本格派、社會派和變格派。
本格派,注重精妙復雜的詭計邏輯。
社會派,注重揭露社會的黑暗、剖析人心的險惡。
變格派,則是注重恐怖、獵奇、變態(tài)甚至是血腥等元素。
后來,又慢慢衍生了新本格派、歷史派、密室派等等。
今天的書單關鍵詞:【社會推理書單】,讓我們在曲折離奇的案件里,洞悉最真實的社會和人性。
01《長夜難明》

熱播網(wǎng)劇《沉默的真相》的原著,也是國產社會派推理小說扛鼎之作。
一個嫌疑人殺人拋尸,卻因意外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當場抓獲。
現(xiàn)場至少有幾百個目擊證人,嫌疑人對整個犯罪經過也供認不諱。
就在人證、物證、口供,證據(jù)鏈齊全,檢察機關對嫌疑人正式提起公訴之時,嫌疑人卻翻供。
這是這個殺人拋尸案,牽出了一個剛正不阿的小小檢察官,為了一起陳年舊案的平反,以一己之力和惡勢力整整十年的對抗。
檢察官設下一場驚天大局,為此不惜犧牲掉青春,犧牲掉愛情,犧牲掉前途,直至犧牲掉生命。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在漫漫長夜,讓沉冤得以昭雪,讓真相得以彰顯。
正如紫金陳給書名的寓意,長夜或許難明,但只要信念不死,正義總有一天會撕破這無盡的黑暗。
02《白夜行》

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首先應該是一個好故事,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
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幾乎每一部小說,都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好故事。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當之無愧的鴻篇巨制,全書故事跨越19年時間,登場人物超過50個,在反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對人性進行了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的刻畫。
在豆瓣讀書網(wǎng)站上,38萬多人打出了9.1的高分。
書中,兩個有著悲慘童年遭遇導致人格有缺陷的孩子一起長大,女孩不擇手段躋身上流社會,男孩為她干盡齷齪的勾當。
推理大神東野圭吾憑借一個離奇而又殘酷到極致的故事, 將人心的深不見底、和人性的扭曲復雜刻畫得淋漓盡致。
男孩說“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里走路?!?/span>
女孩說“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span>
一個永遠散發(fā)著溫暖的光芒,一個始終行走在黑暗之中。
讀完這本書,我們仿佛看到女孩從一朵飽經摧殘的花骨朵,長成一株耀目刺眼的惡之花,一種白夜行走的悲涼自心底莫名而生。
03《生吞》

《生吞》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中國版《白夜行》。
可以說,書中沒有一個字是多余的,一切都是作者悉心挖好的溫柔陷阱。
故事的一開始,一個少女的尸體被丟棄在一座廢棄建筑樓前的雪坑內,全身一絲不掛。
然而10年前,就在這個案發(fā)現(xiàn)場,曾發(fā)生過一起一模一樣的少女奸殺案,連作案手法都是完全復刻。
而那起舊案的重大嫌疑人早就過世多年。
負責曾經那起兇案的老民警開始重新盤查真相,于是一段圍繞在5個少男少女之間的殘酷青春往事,被赤裸裸地暴露在我們面前。
《生吞》不是一本輕松的青春文學小說,它講的是兩個干凈、善良的人,是如何被生活、社會、被周圍的人生吞活剝了的故事。
這本書可能被很多推理迷不屑一顧,其實這本書的閃光點不在于是否有嚴謹縝密的推理,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有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青春過往。
04《告白》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告白》改編的同名電影。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聽著有些小清新,但書的內容不僅不清新,而且充滿壓抑和絕望。
故事中,講述了一個中學女老師森口,她經常將年僅4歲的女兒帶到學校方便照顧。
但是,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卻被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溺死在泳池中。
不過,發(fā)現(xiàn)真相的森口并沒有報警,而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懲罰。
她利用兩個兇手的心理弱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展開了一場兇狠殘暴的復仇。
一個柔弱的母親,本應該用法律去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和生命的尊嚴。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這么簡單,因為故事里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哪怕是看起來毫無關系的旁觀者。
尤其是森口最后的告白,簡直將人心血淋淋地剖開,令人渾身毛骨悚然、渾身戰(zhàn)栗。
05《絕叫》

小說開局十分高能,一個女人死在自己的單身公寓里,她的尸體已經被她養(yǎng)的11只貓啃噬得面目全非,現(xiàn)場慘不忍睹。
警方本來以為是一起普通的“孤獨死”案件,卻在調查過程中,意外揭開了鈴木陽子這段長達四十年、不為人知的“喪之人生”。
當面對無法依靠的家庭,無法生育的窘迫,以及為了生存而不斷深陷的絕境,或許有人會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
但是日本推理小說家葉真中顯卻借由《絕叫》一書,為人們展現(xiàn)了另一種人生——即便在爛泥中摸爬滾打,最終也要將命運牢牢攥在自己掌心。
在這個“全員惡人式”的世界鏈條中,沒有一個是良善的,懦弱變態(tài)的父親、偏心自私的母親、出軌背叛的前夫、貪得無厭上司,以及冷血暴力的男友。
平庸者的崩壞是野獸的絕叫,人性的殺意與社會的惡意,最終把一個平庸懦弱的女人一步步逼成惡魔,令人不寒而栗、三觀崩潰。
06《消失的13級臺階》

《消失的13級臺階》一出版,就拿下了日本推理界的至高榮譽江戶川亂步獎。
連羅翔老師都在微博上說,自己看哭了。
小說講述了兩個早已退休的老人,在自己家里被人用斧子活活劈死。
嫌犯在現(xiàn)場三百米外被抓獲,身上也檢測出了受害人的血液。
但是,嫌犯的頭部在被抓捕前遭遇了重擊,完全丟失了此前四個小時的記憶,只隱隱約約記得自己曾攀爬過一段13級的臺階。
匪夷所思的是,案發(fā)現(xiàn)場方圓5公里內,根本沒有任何有臺階的建筑物。
別看故事如此撲朔迷離、匪夷所思,但作者探討的卻是法律與人性之間的矛盾。
假釋的罪犯,被冤枉的嫌犯,逃脫法網(wǎng)的人,罪有應得的人,還有受害者的家屬。
讀著他們的故事,我們會悲哀地發(fā)現(xiàn),法律其實并不能時時維持公正,彰顯正義。
每個人的命運,都因為正義的遲到和法律的漏洞而變得千瘡百孔。
07《點與線》

《點與線》,被評為“世界十大推理小說之一”。
作者松本清張,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并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他開創(chuàng)的日本“社會派推理”,深刻影響了一批日本當代重要作家。
東野圭吾就是讀了他的《點與線》,才走上推理小說創(chuàng)作之路。
作為社會推理派的開山之作的《點與線》,以列車時刻表為詭計的類型,不僅極度燒腦,更深刻揭示了社會現(xiàn)象及其根源。
故事講述了一對殉情男女的尸體在海灘上被發(fā)現(xiàn),但是刑警鳥飼重太郎卻意外得知,這倆人根本不是情侶。
于是他抽絲剝繭,順著疑點一步步探查下去,不想竟牽扯出政界與商界勾結的黑幕。
讀到最后,真兇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本書要揭露的不僅僅是人性的罪惡,更是整個時代的弊病。
08《惡意》

《惡意》與《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并稱東野圭吾四大杰作。
《惡意》是東野圭吾對人性刻畫最犀利的一本書。
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在故事中,無邊的惡意深不見底,猶如萬丈深淵,讓人不寒而栗。
因為,殺人只是開始,兇手真正要毀掉的是一個人生命的全部意義。
故事講述了一位暢銷小說家在出國前被謀殺,兇手很快落網(wǎng),并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但是,真相絕對不會如此簡單。
隨著警察的盤問,兇手慢慢道出了自己的殺人動機。
原來所謂的暢銷小說家,一直是個欺世盜名的騙子。
小說家發(fā)現(xiàn)了兇手和自己的妻子偷情, 于是一面逼迫兇手代筆,一面又謀殺了妻子泄憤。
兇手不得已,才反抗殺死了小說家。
看到這里,或許我們會覺得兇手情有可原,但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才剛剛浮出水面。
在東野圭吾層層推理之下,那些隱藏在黑暗深處難以捉摸的惡意和陡然塌陷的人性,絕對讓我們三觀震碎。
09《網(wǎng)內人》

其實,我也說不清《網(wǎng)內人》到底屬于哪個派別。
但這部小說絕對是國內推理小說中,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作品。
這本書最大的魔力,在于一定會吸引我們一氣呵成地讀完。
故事從花季少女曲雅雯的死亡開始。
只有14歲的她選擇從22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與其說她是自殺,不如說是他殺。
而逼迫她自殺的“他”,是一則針對她的網(wǎng)絡謠言。
但經過重重調查,偵探卻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一個誰也想象不到的人。
而他作案的工具,則是網(wǎng)友不堪的辱罵,以及陌生人惡毒的眼光。
但隨著真相一層層剝開,每個人都完全無法置身事外。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一樣。
每一個觀望或參與網(wǎng)絡暴力的人,都是置身事內的“網(wǎng)內人”。
10《嫌疑人X的獻身》

與推理迷不同,估計很多普通人是和我一樣,都是先看過改編的同名電影,然后才被吸引著去讀原著。
對于《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說,這是我能想到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
故事中,天才數(shù)學家石神暗戀著住在自己隔壁的靖子,僅靠每天光顧靖子工作的便當?shù)辏瑏肀3种佑|。
而靖子則是為了逃離粗暴的前夫,帶著女兒躲在大都市的角落里相依為命,生活同樣很辛苦。
一天,靖子的前夫上門糾纏,爭執(zhí)之間靖子失手殺死對方。
正在恐懼無助之間,石神站了出來,承擔了一切。
在小說里,石神勇敢地站出來守護著靖子和美里兩個人的幸福。
在現(xiàn)實中,我們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身邊有一個永遠的守護神。
這就是社會派推理的神奇之處,總能在故事與現(xiàn)實之間找到一個神奇的連接點,而不是單純地為邏輯而推理。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1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