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怎樣求助媒體電話多少(有問題想求助媒體電話)
“記者同志,我歲數(shù)大了,家里陽臺漏雨,不知找誰,你幫幫忙吧!”
“大娘,別著急,這就幫您聯(lián)系相關部門?!?/p>
2020年2月,《民生問答》欄目開辦以來,每天熱線電話響個不停。
有咨詢政策的、有尋求法律幫助的、有投訴相關部門不作為的……一年半的時間里,《民生問答》共接到8000多個市民來電,記者做到了每問必答,做調解員、監(jiān)督員以及和事老,僅今年以來就幫忙解決各類糾紛近千件,贏得了市民的信賴。
變身調解員解決矛盾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報社主要領導對《民生問答》非常重視,每天必看《民生問答》反饋,多次叮囑編采人員,要不落一條市民所問,要以解決問題為主,強調把市民所盼、所需、所惑裝在心里,真正擔負起媒體的責任。
在記者每天接到的幾十個熱線電話中,生活類問題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比如,地漏返水家中被泡,居民得不到賠償,一氣之下關掉水閥,致樓上居民沒水用。
對于此類糾紛,記者變身調解員,聯(lián)系社區(qū)人員到現(xiàn)場調解。
很多時候,調解一次、兩次無法達成和解,只能反復打電話做雙方的工作,一點點緩解雙方矛盾,最終解決問題。
市民來電中,有些事情解決起來并不容易,有的看似雞毛蒜皮,記者卻要撥打多個電話。首先要向市民核實此事,涉及職能部門,要打電話與工作人員溝通,有了結果,再反饋給市民。
有的事情較為復雜,記者要到現(xiàn)場進行調查,但不管怎么難,都不放棄。
“記者同志,辛苦了!”
“感謝晚報搭建的這個平臺,真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 ?
每當記者聽到市民認可的話語時,那種幸福感無以言表,只能用實際行動,回饋市民的信賴。
變身監(jiān)督員解讀政策
工作中,有些市民對一些政策性問題不理解,認為相關部門不作為,記者就得變身監(jiān)督員,向有關部門反復核實情況,了解相關政策后,再向市民解釋。
今年6月17日,家住大同區(qū)老山頭鄉(xiāng)老山頭村永久屯的李女士,向本報反映,家里老人去世后,村里說家人再種老人的土地,就得收費,地補錢也不給了。
李女士認為,老人有土地證,村里的做法不合理。
為此,記者聯(lián)系到了大同區(qū)老山頭鄉(xiāng)老山頭村會計王井安。
他解釋,這戶人家是一對老兩口,1998年分了9畝地,當時,他們沒和兒女住在一起,有單獨的臺賬。2017年土地確權規(guī)定,整戶消亡的,要收回土地,按照政策應該競價發(fā)包。為了緩解矛盾,優(yōu)先包給老人的兒女,一畝地收100元錢,錢收回歸村集體所有。
為了了解相關政策,記者又向鄉(xiāng)里了解情況,鄉(xiāng)里的答復和村里一致。在確定政策無誤后,記者聯(lián)系了李女士,向她解釋了相關政策,在記者的反復開導下,李女士認同了此事。
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個例,在《民生問答》來電中經常能碰到,為了化解市民對相關部門的誤解,記者只有不斷地學習,先解讀透政策,然后再去說服市民,讓他們真正領會。
變身和事老化解糾紛
樓頂漏水、老板欠薪不給、車胎裂紋廠家不給換……遇到這些事,記者就得變身和事老,解決問題。
市民郭先生,購買車輛僅4個月,輪胎就出現(xiàn)了裂紋。售后稱,鑒定數(shù)據已上傳到廠家,廠家認為是正?,F(xiàn)象,不在三包范圍內。
記者聯(lián)系了該車輛的售后及廠家,多次協(xié)調下,廠家終于同意給郭先生更換了新輪胎。事情解決后,郭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沒想到晚報記者能這么負責,一次次打電話幫忙溝通,太感動了!”
《民生問答》辦得好,是我們心中的品牌!希望《民生問答》堅持下去,讓更多百姓的難題得到及時解決……
一年多以來,記者經常能接到這樣的回饋。
有事找晚報,你有問我必答,這既是《民生問答》對市民的一句承諾,也是為民解決煩心事、操心事和不平事的一種態(tài)度。
大慶晚報會一如既往地幫市民解難事、化干戈、送溫暖。因為解決了一個問題,市民就少了一個煩惱,社會就排除了一個隱患,政府就贏得了一份民心!
幫聯(lián)系
北控為老人更換了新水表
4月16日,家住采油三廠擁軍小區(qū)5-22號樓的周阿姨反映,自家水表被安裝工人折斷后,一直沒給修,求幫助。
周阿姨講,2020年11月份,因為家里水壓低,工人來測水壓時,把水表弄壞了。當時,工人說會為老人申請安裝新水表,可如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水表一直沒有安裝上。
“因為家里沒有水表,我不敢用水,一直在兒子家住?,F(xiàn)在我回家了,和北控聯(lián)系,他們總說馬上來給安裝,可就是不來人解決事情?!敝馨⒁陶f。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了大慶北控科技環(huán)保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回復說,之前改造,這位老人不同意安裝水表,所以沒有給安裝。現(xiàn)在,他們會馬上聯(lián)系老人,盡快解決此事。
事情解決后,周阿姨給記者打來電話,不停地感謝晚報。她說:“晚報太貼民心了,把困擾我大半年的煩惱解決了?!?/p>
解民憂
漏了一年多的棚頂修好了
6月1日,讀者張女士打來電話反映,她家住在讓胡路區(qū)奧林國際小區(qū)D46號樓一樓,2020年開始,廚房棚頂?shù)搅擞昙揪吐┧?,找物業(yè)一直沒有解決。
“我懷疑是墻外哪塊有積水,雨天水嘀嗒得嚴重,不下雨,水嘀嗒得就輕點?!睆埮空f,家里的廚房每天都得放一個小桶接水,這段時間棚頂每天都漏水。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了寶石花物業(yè)第二片區(qū)奧林項目部的客服人員,對方回復說,正常來講,這種情況需要走房屋維修基金,但物業(yè)考慮到業(yè)主的難處,這種小漏小補物業(yè)就自己出資幫助維修了,沒說不管這事,且維修師傅正在備料,準備維修。
一天后,張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太感謝晚報了,事情已經解決了?!?/p>
促調解
老板給付了全部拖欠工資
“感謝晚報記者,在你們的幫助下,我弟弟拿到了工資?!?月20日,記者接到了讀者張女士打來的感謝電話。
事情的起因是,張女士的弟弟在東風新村一家自助餐廳打工,老板拖欠5000多元工資,張女士多次找到老板,老板稱,她弟弟是偷著跑的,所以才不給剩下的工資。
“我弟弟老實,他在餐廳打工時,老板就給開1000多元錢,說剩下的錢給攢著,等過年的時候一起給,結果過年也沒有給,希望幫助協(xié)商?!睆埮肯蛴浾?a href="http://www.qjsdgw.cn/tag/%e6%b1%82%e5%8a%a9" title="【查看含有[求助]標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求助。
經記者溝通,老板將剩余的工資全部給了張女士的弟弟,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幫溝通
噪音擾民問題得到了解決
今年6月份,家住讓胡路香港街的陳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家樓后施工,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7點,機器一直在響,噪音很大,特別影響休息,他希望相關部門督促一下,施工方能把聲音降低一些。
“每天早晨還好,我們起得早,不受啥影響,可到了中午想休息一會,噪音吵得人根本無法入睡。”陳先生說。
針對陳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聯(lián)系到了西城物業(yè),物業(yè)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建議施工方把施工時間和居民休息時間錯開。
在物業(yè)的協(xié)調下,噪音問題得到了解決。
事后,陳先生給本報打來了感謝電話,他說:“我也不會說啥,晚報的好,我都記在心里了。”
記者:鄒影 張琳
責編:賈鑫宇 審核:代寶柱 監(jiān)制:王鵬程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6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