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魚怎么樣增加曝光率賺錢(閑魚咋樣增加曝光率)
在被KPI鞭打的每個日常,我都幻想尋個輕松的副業(yè)一夜暴富。
但從“副業(yè)失敗的一天”豆瓣小組逛一圈回來后,我開始感到絕望。他們把做副業(yè)總結為“熬夜上新禿頭,一看訪客為零”。
#一句話吐槽你做過的副業(yè)#
年輕人的宿命,就注定是996的螺絲釘嗎?
當我開始催眠自己“窮并快樂著”時,閑魚近日發(fā)布的《2021閑魚新閑職趨勢報告》擦亮了我的眼睛,上面展示了一批利用空閑時間發(fā)展副業(yè)的年輕人,正在收獲第N桶金。
他們不是在二手平臺上賣東西,而是“賣自己”,其中90后和00后占比超過7成。
一些聞所未聞的職稱,也刷新了我的認知:比如給“聲音打分”的聲音鑒定師、專門跑醫(yī)院的陪診服務者、從“監(jiān)督唐僧”變異而來的學習監(jiān)督師、做動物救助的寵物月嫂。
一些小眾副業(yè)甚至是“應節(jié)”而生的,比如伴娘伴郎團。國慶期間,扎堆結婚現(xiàn)象導致伴娘伴郎需求暴漲,許多有社交牛逼癥的人便主動請纓,不僅接受素顏出鏡,還承諾為新郎擋酒,真救社恐于危難之中。
我們可能動用了一萬個腦細胞才賺了一毛錢,但人家是條條大路通往財富密碼。
因此,生活方式研究院找這些神奇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或許可以跟年輕人證明一件事:窮和迷茫都不是你的錯,是工作的錯。
#01你有聲音焦慮嗎?
阿呆
聲音鑒定師
年輕人的容貌焦慮,曾帶火了一批“顏值打分師”。但很多人不知道,給“聲音打分”的生意,也在逐漸紅火。
阿呆就是最早跨入“聲音鑒定師”這個副業(yè)浪潮的人。四年前,她歪打正著進入配音行業(yè),在對聲音進行研究之余,意外發(fā)現(xiàn)當代年輕人有輕度的聲音焦慮。
讓阿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女生。她被朋友說聲音像“男孩”,這讓她對自我的評價極低,認為自己聲音難聽、沙啞,言語里透露著極度的不自信。
阿呆便與她進行了一番耐心的交談,反復分析了她聲音的優(yōu)缺點,不斷鼓勵她,并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幫助。
迄今,阿呆已經(jīng)在閑魚上賣出了三百多份聲音鑒定報告。它們并非來自權威認證,但是就像陌生人憑第一印象給顏值打分一樣,充滿了未知,如同開一個新奇又好玩的“盲盒”。
她會給每個人的聲音貼上一些個性化標簽,比如——公鴨嗓、雨后小清新、午后巴黎治愈音、深夜電臺音,還會根據(jù)市場值、交友值、成熟值、治愈值來打分。
對于一些想要發(fā)音變得更好聽的人,阿呆也會給出一些專業(yè)建議,根據(jù)音色、語調(diào)、節(jié)奏、氣息等,幫他們調(diào)整發(fā)音習慣。
通過做聲音鑒定,阿呆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她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聲音是人的另一張名片,特別是隨著語音的廣泛應用和各種聲音類App的涌現(xiàn),年輕人更想以美好的嗓音來“以聲會友”。
而且,年輕人對自己聲音的歸類也很好奇,當意識到自我感覺和別人聽起來有差距時,也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因此,阿呆覺得這份工作最大的價值不在于一份“鑒定報告”,而是在交流過程中,用專業(yè)知識加深每個人對自己聲音的認知,并給他們一份積極向上的鼓勵與肯定。
#02一個人去醫(yī)院,太孤獨了
嘟嘟
陪診服務者
很多有獨身主義或決定丁克的年輕人,都曾擔心過一個問題:將來老無所依時,是不是連去趟醫(yī)院都費勁?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當下正在被閑魚上的一個閑職——“陪診服務者”實踐著。
嘟嘟就是南京一位提供陪診服務的90后。她的本職是一位舞蹈老師,閑暇時會化身為職業(yè)陪診。前陣子南京疫情特別嚴重時,她也幫一些需要做核酸檢測的人代排隊。
需要陪診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或國外,就請求嘟嘟的幫助。特別是在像迷宮一樣的大醫(yī)院,老人實在步履維艱,嘟嘟也常常要提前做功課。
很多空巢老人的身邊,只有寵物陪伴。/圖蟲
但讓嘟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三人行”。一位女孩子找到她,說希望嘟嘟陪她一起帶父親去看病。她父親年紀很大了,患有老年癡呆癥,她一個人搞不定。
嘟嘟很爽快就答應了,幫著女孩一起推輪椅、拿東西,跑上跑下。中途還出了一點小意外,女孩的父親在路上尿失禁了,但是女孩特別有耐心,她讓嘟嘟留下看東西,自己帶著爸爸去廁所處理好了才回來。
這讓嘟嘟感觸很深。她覺得大家都是同齡人,卻有著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負擔,也更讓她意識到陪診服務這個職業(yè)的必要性。
然而,這個行業(yè)目前還是處于不被大眾了解的階段,比如嘟嘟常被人誤會是號販子,很多人搶不到專家號,就來問她是不是黃牛,能不能代掛號。
醫(yī)院永遠不缺排隊搶號的人。/圖蟲
需要陪診的不只是老人,年輕人有時候也找上門。他們可能有很多顧慮,不想麻煩自己的家人朋友,又不想一個人孤單地去醫(yī)院,就會希望有人陪著。
比如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希望嘟嘟陪她去做人流手術。她一個人很害怕,但也不想別人知道。嘟嘟覺得她有點可憐,“可能遇到了渣男”,就答應了。
都說“一個人去醫(yī)院做手術”,是國際孤獨分級表上的終極孤獨。如果陪診服務在未來可以更標準化、大眾化,相信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行業(yè)。
#03你的拖延癥,是該治治了
靴靴
學習監(jiān)督師
對于22歲的靴靴來說,成為一個學習監(jiān)督師純屬偶然。
最初,他是聽一位上海同事說起在閑魚上的神奇兼職經(jīng)歷:在七夕當天給很多人送“孤寡青蛙”;給一些有虛榮心的異地人代發(fā)朋友圈,比如他們需要一個“上海寶格麗酒店”的定位時,他就登錄他們的微信號代發(fā)。
后來,開學季的“勸學唐僧”火了,靴靴就決定跟著這位兼職達人,一起做起了學習監(jiān)督。
至尊寶當年受的罪,我算是嘗到了
但與三塊錢一次的“勸學唐僧”不同,靴靴做的學習監(jiān)督不是“碎碎念式”的,而是把時間線拉長至半個月起的陪伴式監(jiān)督。
時間最長的一次,靴靴陪著對方整整一個季度。他希望以一個溫柔學霸小哥哥的身份,服務那些真正愿意為自己的學習目標付費、但是有拖延癥或不太自律的人。
他還分析過找上門來的用戶畫像,大多是準備考研考公的大學生,或是需要考證的白領,普遍具有一定的知識背景。
通常來說,靴靴監(jiān)督的一天從“人工鬧鐘服務”開始。如果微信沒應答,他就會打電話。
客戶醒來后,他就會按照學習計劃分別在早中晚收一次作業(yè)。如果任務沒有達成,還會有相應的懲罰,一般是罰他們?nèi)ヅ懿?、做仰臥起坐,用keep來記錄。
靴靴自身的專業(yè)是社會學。在監(jiān)督了五六十個人之后,他逐漸發(fā)現(xiàn):學習監(jiān)督其實是一個偽需求,因為真正監(jiān)督成功的,是原本就有一定自律能力的人。
相反,靴靴覺得學習監(jiān)督更像是一個變相的情感需求。盡管當下已經(jīng)有forest專注森林、番茄ToDo一類App,但人們還是愿意付費給一個陌生人,是因為相對而言,App仍是冷冰冰的工具,也不會產(chǎn)生真正有溫度的交互。
“其實這個群體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有一些情感是需要訴說的,但又不愿意跟身邊的人分享,因此會想找一個陌生人陪他度過備考這段漫長歲月?!毖パフf。
對情感需求的滿足,是所有智能工具或AI都沒法真正做到的事。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所有人都有鬧鐘,但還是期待有媽媽或者愛人叫自己起床。
#04“不是用愛發(fā)電,要技術過硬”
大白
寵物醫(yī)生
大白和團隊里的10個人,一度被稱為“寵物月嫂”,因為從小動物的生到死,他們都有介入。
在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當?shù)?span id="7cv38ze8gk"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2815206">寵物醫(yī)院的在職醫(yī)生。但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他們就是走遍整個上海的動物救助者。
他們的工作時間從不固定。有時候,大白晚上八九點回到家,睡四個小時,又爬起來查看閑魚上的動物求助信息。
最忙的時候,大白一天要上30臺手術。“赤腳醫(yī)生干不了我們這個,除了有愛心還得要技術過硬,因為我們這種是純野外作戰(zhàn)的?!?/p>
在工作時間之外用成本價救助動物,不是一個容易堅持的副業(yè)。但每次看到有人撿到可憐的流浪貓狗尋上門,大白總不忍棄之不顧。
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8月份一個剛畢業(yè)的小姑娘。她心急如焚地找到大白,說在路上撿到了一只橘貓,應該是被車軋過了,下肢粉碎性骨折,整個骨頭都碎掉了。
經(jīng)過快速診斷之后,大白意識到是很難的手術。這只小貓才三個月大,如果不截肢會一直發(fā)炎,可能就沒救了。但如果在醫(yī)院進行手術,兩只腿的費用高達16000元,再加上護理差不多要2萬多塊錢。
小姑娘沒那么多錢,又堅持想要留住小貓的生命。最后,大白的團隊決定只收最低的成本費4000多塊錢,還給小姑娘辦了分期和水滴籌。
閑魚的報告顯示,關于寵物服務的數(shù)量半年內(nèi)增幅達369%,包括但不限于喂養(yǎng)、相親、清潔、醫(yī)療,可見越來越多人把寵物當作孩子一樣撫養(yǎng)。
他們的投入程度也遠超從前,比如有不少貓主人會尋求真正的“月嫂”,給母貓做產(chǎn)檢、接生,然后搭營養(yǎng)餐、產(chǎn)后護理、打疫苗,給它全程的養(yǎng)護。
寵物的類型也變得越來越小眾,豬、兔子、刺猬、倉鼠都不再稀奇。大白還救助過一只雞,是上海一位善良的老阿姨養(yǎng)的寵物,她不殺生,并打算給雞養(yǎng)老送終。
年輕人做副業(yè)的頭腦和激情,正在超乎想象。他們有閑置的時間,也有閑置的才華,早就不稀罕做大廠的螺絲釘了。
在這些小眾又有趣的副業(yè)中,也可以看到年輕人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思考——在原子化越來越明顯的社會,把“幫忙經(jīng)濟”搞起來。
可見,雖然當代年輕人嘴上總是說要躺平,但背后可能正偷偷打著有趣的工,隨時準備炒老板魷魚。
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沒有,那就去閑魚逛逛看。
END
出品 丨 生活方式研究院
采訪、文 丨 花瓢白
圖 丨 受訪者提供(除署名外)
設計 丨 Birdy
今日話題你覺得自己適合做哪種“閑職”?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8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