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色天使,久久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老太,人妻醉酒被下药迷昏带到诊所 ,亚州老熟女A片AV色欲小说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在接近80度的垂直冰壁上,小牦牛艱難地?fù)]舞著手臂,一鎬、又一鎬,鎬尖打進(jìn)雪里,砸進(jìn)堅硬的高山冰,帶著他一點點向上。

終于,還有最后五米了!

當(dāng)眼前終于出現(xiàn)了一片平臺時,小牦牛腦海里什么也沒來得及思考,“我去,這里的風(fēng)太大了”。他轉(zhuǎn)頭向四周望去,發(fā)現(xiàn)沒有比這里更高的地方了。

“兄弟,趴著爬過來,不然風(fēng)要把你吹下去!”逍童的對講機里傳來小牦牛焦急又興奮的聲音,斷斷續(xù)續(xù)地,夾雜著狂風(fēng)的怒吼。他壓低身子,蜷縮著向前,一步、又一步,此時的風(fēng)速達(dá)到80-100km/h。

“兄弟!我們登頂了!”,他們在頂峰的平臺刨出一個淺坑,坐在里面,互為保護(hù),

他們揮手擊掌、相擁。上午10:40,小牦牛(王永鵬)和逍童(童章浩)成功登頂幺妹峰。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登頂照。圖片來源:受訪者

他們成為了第17、18個站在幺妹峰頂上的中國人,同時,他們亦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紀(jì)錄——小牦牛成為了第一個登頂幺妹的四姑娘山本地人,而生于1998年的逍童是目前最年輕的幺妹登頂者。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幺妹峰攀登路線圖。圖片來源:受訪者

這樣攀登成就固然耀眼,但并不是領(lǐng)攀者小牦牛身上最動人的東西。

去年夏天,我聯(lián)系到了小牦牛,不過陰差陽錯,我們最終沒有一起爬山甚至并未在山野里相見,只是從他發(fā)來的視頻里知道,他的日常除了帶客人,還要去險峻的地方挖藥材,以及氣喘吁吁地跑上四五千米海拔的地方找牛、放牛,然后發(fā)來宰牛的視頻告訴我,終于有新鮮肉吃了很開心,雖然對我來說那只是一個不敢點開的血腥視頻。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圖片來源:受訪者

決定要寫小牦牛,是在他找了兩天牛但還差100頭的時候,他給我發(fā)來搖晃著還帶著喘氣聲的視頻說,天都快黑了,一天沒吃飯,牛也沒找到。我想這些不應(yīng)該是頂級攀登者的日常啊,怎么從沒聽他說起過訓(xùn)練呢。

攀登幺妹峰的前兩天,他才跟我說了這個計劃,語氣風(fēng)淡云輕,好像在說后天一起吃個飯一樣輕松。震驚之余,我訂了第二天最早的機票進(jìn)溝去找他,到達(dá)成都時,我問他有沒有需要捎帶進(jìn)溝的食物或者裝備,他說他也不知道,當(dāng)時他正站在自家屋頂上和哥哥一起搭頂棚。

不需要幫忙的時候,就把手搭在頂棚和鋼架的縫隙里拉引體,雙臂拉完又拉單臂,這就是距離攀登幺妹只有一天時的“訓(xùn)練”和準(zhǔn)備。他有強壯的手臂和結(jié)實的腹肌,問他怎么練的,他還是答不知道,他猜可能是從小干活多,不知不覺就有了。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攝影:陳柯芯

我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他,我要寫他。五個月里,我們打了多次長時間的視頻電話,跑了兩趟雙橋溝去找他,試圖最大程度地去觀察和理解這位獨特的攀登新星。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大家都來夸你,但你可千萬不要飄”

“你要跟我聊小牦牛?”

做外圍采訪時,每一個人聽到我想寫小牦牛,都會先用驚訝的語氣反問我一遍。和談起別的攀登者不一樣,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基于他的攀登履歷,而是——“哦,他是個本地人”,停頓一下才繼續(xù)說——“但他還挺有自主攀登精神的”。

在外界的固有印象中,本地的藏族人雖然體力好、海拔適應(yīng)能力強,但受限于文化水平和當(dāng)?shù)胤諊毡楸容^懶散。在他們眼里,小牦牛和很多當(dāng)?shù)厝瞬灰粯印?/span>

小牦牛的家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四姑娘山鎮(zhèn)雙橋溝村,從成都開車過去兩百多公里,這里屬于青藏高原的邛崍山脈,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山有52座,還有許多攀登者心向往之的高難度技術(shù)型山峰。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爬幺妹的前一天,小牦牛在家里樓頂干活,他的正對面就是五色山和日月寶鏡。攝影:陳柯芯

2019年,小牦牛和搭檔小向(向書翔)攀登阿妣峰,開辟南壁轉(zhuǎn)東南山脊線路“突破”,獲當(dāng)年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獎;2020年,小牦牛和搭檔小向、小付(付鼎)登頂婆繆峰,用時三天兩夜60小時,是當(dāng)時的最快紀(jì)錄;2021年底,小牦牛和搭檔逍童(童章浩)由南壁中央直上登頂幺妹峰。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小牦牛站在幺妹峰頂上,背后是陽光。圖片來源:受訪者

下山之后,人們談及最多的還是這些耀眼攀登背后含義,比如這是12年前中國人第一次獲得亞洲金冰鎬獎的經(jīng)典線路,比如小牦牛無意中成了第一個登頂幺妹的當(dāng)?shù)厝耍热缈赡艿钠放瀑澲?、隨之而來的榮耀……酒過三巡,曾經(jīng)也登頂幺妹的前輩甚至摟過他的肩膀,在耳邊悄聲囑咐,“大家都來夸你,但你可千萬不要飄”。

在那個頂級攀登者云集的晚飯上,大家唱歌時,小牦牛也在唱,大家互相敬酒時,他也在舉杯,局散之后,有的唱著歌離開,有人半醉中勾著另一個人的肩膀跌跌撞撞回家,還有人喝到不省人事被四五個人抬上車送回家,眾人皆醉的夜晚,小牦牛至始至終保持著清醒,發(fā)現(xiàn)有人喝醉時,他及時遞過面盆,等朋友們都離開后,他甚至還接了個電話,耐心地安慰對方,“上山了就不要想那么多,先好好睡一覺。”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攀登中的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從小到大,小牦牛很少有這樣被當(dāng)作中心的時刻。小時候,他跟每一個調(diào)皮的農(nóng)村小男孩一樣放學(xué)只顧玩、在操場跟小伙伴摔跤,皮到臉上黑漆漆的只留下兩個眼睛,分不清誰是誰,高中開始打群架,到了二十多歲,喝酒之后還跟人打架,但他從來沒做過領(lǐng)頭挑事的那個,在后面一大幫兄弟伙里湊數(shù)助威,依舊和別人沒有區(qū)別。

直到開始登山,小牦牛才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他幾乎不會高反,第一座山是雀兒山,第二年就去了慕士塔格帶隊,而一些當(dāng)?shù)啬贻p人會在離開四姑娘山一段時候后再返回時需要適應(yīng)海拔,嚴(yán)重的時候甚至?xí)梅嗡[,哪怕鎮(zhèn)上的海拔只有剛剛?cè)壮鲱^。

小牦牛把每一座山的照片都分門別類地歸類到不同的文件夾,至今已經(jīng)有了63個相冊,2萬多照片,其中有2個需要密碼的文件夾,一個是“學(xué)習(xí)”,里面有每一次登山培訓(xùn)的ppt、講義、筆記和繩結(jié)練習(xí),從2016年1月開始,每次記錄一二十張,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62張了,另一個需要密碼的文件夾是存了129張照片的“未登峰”。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圖片來源:受訪者

他已經(jīng)很久不打架了,喝酒上也變得有節(jié)制,在很多人連著喝好幾天晚上酒時,他會在不需要碰杯的時候拿著手機看攀登前輩的直播,然后馬上運用在實踐里。還能把一部登山紀(jì)錄片翻來覆去看5遍,去找片子里的前輩使用的技術(shù)細(xì)節(jié),不斷調(diào)整現(xiàn)實生活中所學(xué)到的方法,這方面他從不盲從權(quán)威。

小牦牛的朋友們都說,這三年來,他在攀登上的進(jìn)步太大了。但實際上,他在另一方面的“攀登”,亦值得為人所知——他打破了外界對藏族、對四姑娘山本地人的刻板印象,他從混日子的殺馬特少年,找到了所鐘愛的事業(yè),迅速躋身進(jìn)入新一代的頂級攀登者之列,這個過程,恰好呈現(xiàn)了攀登的迷人之處。

攀登可以只是一種生活的調(diào)劑,可以是短暫改變經(jīng)濟狀況和收入的手段,亦可以完完全全改寫人生原本設(shè)定好的腳本。山就在那里,不管你是漢族還是藏族,是富豪還是流浪漢,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得意還是落魄,山都會一樣地對待你,憑借這樣一種公平,小牦牛完成了對自身的超越。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攀冰節(jié)

元旦剛過,我跟著小牦牛去參加四姑娘山的攀冰節(jié)。當(dāng)時,我們已經(jīng)斷斷續(xù)續(xù)聊了一段時間,我知道他攀登不錯、當(dāng)?shù)厝司壱膊诲e,但攀冰節(jié)現(xiàn)場的對他的熱情還是大大超出我的預(yù)期。

上到比賽的五色冰瀑之前有個小斜坡,那里能看到攀冰的情況,但不太容易被上面所看到,小牦牛剛在斜坡上找了個棵樹準(zhǔn)備蹲下抽根煙,就聽到不同聲音的驚呼:

“哎喲,雙橋溝一哥來了!”

“小牦牛都來了,今年冠軍沒有懸念了噻!”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攝影:陳柯芯

他們齊刷刷地把正在直播的手機對準(zhǔn)小牦牛,小牦牛點煙的手頓住了,嘴角扯開一絲弧度,慢慢站起來?,F(xiàn)場還有不少做直播的主播和運動員,他們熟練地介紹著四姑娘山、攀冰運動以及贊助的品牌們。

一片熱鬧之中,小牦牛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直愣愣地站在鏡頭前,主持人問一句答一句,臉上拉扯想禮節(jié)性微笑又不是很自然的表情。待終于接受完各家媒體的采訪,他又溜回斜坡的樹下,一個人蹲著發(fā)呆。

那日上午,他剛帶了一波客人攀冰,為了趕過來比賽,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實際上,他早已習(xí)慣了一天只吃早晚兩餐,中午很多時候都在山上,只有條件吃簡單的路餐,時間一長,這頓飯直接省了,甚至還練就了一天不喝水的能力。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想吃。

小海(童海軍)是這屆攀冰節(jié)的組織者之一,看到小牦牛來了,獻(xiàn)寶似地打開背包和一堆塑料袋,招呼他“兄弟,吃的喝的管夠啊”,小牦牛也不客氣,兩口就把一根粗火腿腸下肚,又撕開牛板筋的包裝袋,很快,兩大袋零食就被風(fēng)卷殘云般掃光了。

吃飽之后,小牦牛又回到那個人少的樹下,繼續(xù)蹲著發(fā)呆,不看手機也不怎么說話,偶爾拿出打火機點煙抽。等待的時間漫長,他看上去有些緊張。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在這棵樹下靜靜蹲了很久的小牦牛。攝影:陳柯芯

這不是小牦牛第一次參加比賽了,四年前,他在一個比賽上才藝表演唱歌,那正是攀冰節(jié)比賽,因此接觸到攀冰這項運動。第二年,他報名比賽,拿了第二名,僅輸給拿過全國攀冰比賽冠軍的西門吹水3秒,跟第三名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小牦牛對這個成績很滿意,當(dāng)時的他“還不怎么會攀冰,只是知道有這個比賽就去了”。

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可以顯而易見的在他身上看到,有一年溝里的干攀比賽,他又報名了,理由同樣是“知道有這個比賽就去了”。比賽前,他甚至從來沒有干攀過,朋友們在現(xiàn)場突擊教學(xué),告訴他要把鎬尖掛到每個點里面去。他懵懵懂懂地點頭,上場掛了幾鎬之后脫落。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現(xiàn)在的小牦牛已經(jīng)熱愛上了干攀,并且能力還不錯。圖片來源:受訪者

這股虎勁兒并不完全來自魯莽的無知。長期生活在山野,小牦牛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相當(dāng)好的體能。近三四年,朋友們帶他去野攀,第一次就上了5.11c;帶他去城市里的攀巖館,起步即V3;練習(xí)橫移,他可以掛在巖壁上一個多小時不下來。

朋友們噴噴稱奇,“小牦牛太強了”。當(dāng)然,朋友們也看得出來:5.11c并不是onsight,大概take了三把的樣子,能感覺到他是靠拉引體向上強行完成的;能過的V3線以核心發(fā)力為主,如果是講究技巧的平衡線,他還是會吃力些。

小牦牛才不管這些,只要有比賽就報名,不會就馬上學(xué)。他的心態(tài)好得很,白天帶客人或者放牛,晚上喝酒、唱歌,不做針對性訓(xùn)練,也不提前看線路。

拿到第二名的次年,小牦牛又報名了。這一次,他前一晚喝酒喝到凌晨四點,剛開始速攀比賽,還沒爬幾步,嘴一張,哇啦哇啦吐在了賽道上。成績被計0分。

今年的攀冰比賽是他第三年報名了,人們在看到他到來的瞬間,幾乎毫不懷疑地認(rèn)為這位“雙橋溝一哥”就是絕對的奪冠人選,直到最終結(jié)果宣布,他還是第二名,只輸給第一名0.6秒。

第一名也是當(dāng)?shù)氐南驅(qū)?,在前一天小牦牛醉酒時,對方提前熟悉了比賽場地和線路,關(guān)于速攀的規(guī)則也掌握得很到位,而小牦牛沒有在登頂?shù)乃查g迅速拍保護(hù)站示意,他遲疑了一會兒,延遲了停止計分的時間。

“我就是每年都參加,不管什么比賽我都去參加,我喜歡這個過程,至于結(jié)果,真的,沒怎么想過?!毙家廊皇堑诙螅乙恢痹谟^察小牦牛的反應(yīng),但他沒有明顯表現(xiàn)出歡喜或者遺憾,只是依舊在頒獎和拍大合影時流露出些許靦腆。

那到底是喜歡這個過程的什么呢?小牦牛說,第一次自己什么也不會時就去比賽,在現(xiàn)場認(rèn)識到了還有figure 4、figure 9這樣的動作。這一次攀冰節(jié),他在現(xiàn)場學(xué)習(xí)別人是怎么爬的,比如有個人雖然速度比他慢,但是“爬得很有節(jié)奏感”,就直接去請教。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攀冰節(jié)回來后練習(xí)figure 9。圖片來源:受訪者

比賽前,他雖然沒做準(zhǔn)備,但把第一名和第二名會獎勵的裝備問得很清楚。他自己的裝備不太好,在冰壁下打保護(hù)時,大家都穿著大羽絨服,他穿得最多的是一件NorthLand黃色沖鋒衣,那是前年獲金犀牛獎時的獎勵。穿得第二多的是一件凱樂石紅色沖鋒衣,那是給北大山鷹社帶隊贊助的。

很少的時候,會在外面套一件很薄的土黃色棉服,上面已經(jīng)打了無數(shù)個補丁。實在冷了就蹲著,或者借攀爬者的衣服披上。我曾向他咨詢過買什么樣的睡袋,順便問他用的哪一款,他說他的睡袋用了8年了,羽絨漏了很多?!俺奢p量化了哈哈哈”,他打趣,“但還能用”。

至于技術(shù)裝備,除了繩子比較多,別的依舊靠借,或者搭檔從成都帶過來(很多時候搭檔也需要去借,比如爬幺妹時小向借了兩套機械塞),有時會有大城市的客戶送他冰爪、頭盔、冰鎬、冰錐、繩子之類。

我以為他去比賽的動力之一是拿裝備獎勵,但他在攀冰節(jié)得到的Petzl頭盔,卻很快又被他轉(zhuǎn)手送給了別人。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抗戰(zhàn)

小牦牛的同齡朋友、同為藏族人的亞果說,“我們藏族人的狀態(tài)比較閑散,只忙半年,另外半年都在喝酒”。

前半年作為當(dāng)?shù)叵驅(qū)r的小牦牛,白天帶著客人們攀爬,晚上回來在有類似KTV燈光的暖氣房里聊天、喝酒、唱歌。對客人們來說,在山里的日子是難得的放松時光,要提前好久規(guī)劃、請假、安排工作。

在小牦牛家里,我見到過第一年進(jìn)溝的上海男生,在夜幕初臨的時候給大家預(yù)告,“跟你們在一起實在太開心了,我今晚可能要喝醉?!焙芸欤柚苿?,他開始痛哭,“這是我30年來最快樂的日子,”客人們起身跟小牦牛碰杯道“謝謝你”。

在客人們的朋友圈里,小牦牛是“凌晨4點和我坐在5000+雪坡上看星星”的人,是“至始至終帶給人安全感、突破、責(zé)任以及愛”的人。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帶客人的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而小牦牛把冰季、五一、十一長假這種集中帶客的時間稱為“抗戰(zhàn)”,他至今已經(jīng)抗戰(zhàn)10年了。

小牦牛的舅舅徐老幺是當(dāng)?shù)刂睦弦惠叺巧较驅(qū)?,?dāng)時登山公司的發(fā)展正如日中天,遇到旅游旺季缺人手,就把小牦牛喊去幫忙。

那時的小牦牛還是“王四娃”,20歲出頭的年紀(jì),體能好、力氣大,但對登山?jīng)]有任何概念——雖然經(jīng)常去四五千米海拔的地方放牛,但那只是野草坡,他還從來沒有去過雪山、沒見過冰川。實際上,舅舅也沒有向他描述過高海拔是什么樣子,但想賺錢、以及對遠(yuǎn)方未知的好奇,刺激著這個年輕人走向高山。

第一次登山,舅舅就帶他去了6168米的雀兒山,一座進(jìn)階級的山峰。從大本營開始,一路經(jīng)過碎石坡、巖石、冰坡、雪坡、冰塔林,還有許多或明或暗的冰裂縫,王四娃身上還背著60-80斤重的裝備。

“你之前沒登過山,不曉得自己身體什么情況,不要干兇了哦。”舅舅囑咐他,但他沒有高反,一路走下來覺得很輕松。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登山初期的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我問他,山是你想象的那樣嗎?

小牦牛愣住了,似乎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澳欠N感覺,忘了”,他頓了頓,“很神奇、很壯觀,那么大的冰川?!钡琼?shù)臅r候,小牦牛甚至吟誦了句明顯在他語言體系外的詩句:“哇,從高處往下看的時候,一覽眾山小啊?!?/span>

在山里,小牦牛是飛揚跳脫的,但一坐下來回答問題,小牦牛姿態(tài)就變得僵硬,背介于挺直和駝背之間,顯得有些尷尬。帽子摘下來又戴回去,反復(fù)了好幾次,使勁揉著他十幾天沒洗的頭發(fā)。

前段時間,他的朋友拿他練手拍了個小短片,寫好的詞讓他照著念,有一句話念了10遍才過。對于我們的采訪,他說得最多的是“怎么說呢”、“不知道”、“忘了”,他完全不是一個善于言談的人,如果對方是媒體則更甚。

不過,行動說明了一切。從雀兒山回來,有的年輕協(xié)作覺得太累了,又要幫客人背包、背裝備,到了營地還不能休息,要搭帳篷、燒水做飯;遇到走不動的客人,除了要說好多鼓勵他們的話,還得攙扶著胳膊拖著拽著下山,保障安全。

吃不了苦的年輕人去一兩次就不會再去了,或者節(jié)假日忙不過來時再去幫忙,但小牦牛“發(fā)現(xiàn)自己還挺喜歡這個的”。

從此,雀兒山成了小牦牛的大本營,一年在山上駐扎三四個月。他進(jìn)步飛速,從背夫做起,逐漸掌握攀登技術(shù)迅速成為攀登隊長,到能夠去修路、跟舅舅一起探索未登峰。

有一次,他跟舅舅爬到卡瓦落日峰的冰川下方,他提出想領(lǐng)攀一段,“那段冰川很破碎,下面是幾十米深的冰裂縫、上面是垂直的懸冰川,讓人又恐懼又期待。”小牦牛說。他繞開冰裂縫向上攀爬,領(lǐng)攀了大約三十多米,“就這么干上去了”。

多年之后回想起那次領(lǐng)攀,那大概成為了他愛上阿式攀登的起點,雖然當(dāng)時他還不知道這個名詞,只是單純地覺得——一兩個人輕裝快速的攀爬,是他最喜歡的感覺。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攀登中的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費頭子”

節(jié)假日和冰季一過,客人們紛紛返程,溝里又恢復(fù)了往日的靜謐。小牦牛一年里的另外一半時光,和每一個不曾攀登的雙橋溝人一樣,在放牛、喂豬、種地、挖藥材。

我第一次見到小牦牛便是在這種情景中。去年國慶節(jié)剛過,小牦牛送完最后一波客人,隨即開啟了休閑模式,睡到中午起床,往院子里一坐,翹個二郎腿,脫掉襪子,在陽光下盡情舒展。到了下午,總會有朋友相約一起喝酒、唱歌,日子好不自在。

偶爾,要去山上找找牛。他和弟弟翻上野草肥美的山坡,穿著軍膠,跑得氣喘吁吁。這里的海拔通常到了五千米出頭,趕上天氣好的時候,能看見河谷里的溪水,還有對面層巒疊翠的山峰。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放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一般找牛要找好幾天,找到之后,把它們趕下山去裝車賣了,或者殺掉自己家吃。有一天下午,小牦牛給我發(fā)殺牛的視頻,我看著血腥的視頻封面有一絲郁悶。后來聊起這個話題,他說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靠山吃山”。

確實,四姑娘山平均3000多米的海拔,只有少量農(nóng)作物能夠生長。直到小牦牛讀到六年級,溝里才開始修水泥路,近幾年才有了青菜、水果、新鮮肉從外面運進(jìn)來?!耙郧耙荒甑筋^只有臘肉、土豆、白菜、豌豆、胡豆這些吃”。對于他們來說,殺牛宰豬意味著豐收,“有新鮮肉吃了,是一件開心的事?!毙£笈Uf。

許多四姑娘山本地人還是嬰兒那么小的時候,就會被放在背簍里,由長輩們背著上山采藥。春天有蟲草羊肚菌,夏季有野生菌、松茸、青岡菌、窩蛋菌;到了九十月份,還有川貝、羌活大黃、黨參當(dāng)歸。

在小牦牛的攀登相冊里,會把“婆繆峰”寫成“破繆峰”,“玄武峰”寫成“炫武峰”,但他記得上面那一長串中藥材,每一個的正確寫法,賣藥材也是他們的一部分收入來源。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找蟲草的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小牦牛的父母、姊妹,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了一輩子。小牦牛是家里的老幺,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小時候,哥哥們跟爸爸去山上放羊、放牛,媽媽從溝里收購牛羊、木材、藥材拉到“大都市”去賣——小牦牛管成都叫“大都市”,他說,在他讀高中以前,對成都都是沒有概念的。

那時候,小牦牛和年紀(jì)相仿的三姐一起在家的時間最多,但倆人又特別愛打架,姐姐打了他就會跑進(jìn)屋鎖上門,小牦牛沒辦法,去屋后搬來石頭、鋤頭也要打回去。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小牦牛一家人,后排最左為小牦牛。圖片來源:受訪者

用四川話講,在學(xué)校小牦牛也是個“費頭子”——調(diào)皮搗蛋鬼。90年代,雙橋溝的小學(xué)只有一二兩個年級,從三年級開始,就得走十幾公里山路到溝外去繼續(xù)上學(xué),小牦牛從此開始了豐富多彩的住校生活。

處在這個年紀(jì)的小男孩沒人甘愿被困在課堂上,白天和同學(xué)在學(xué)校操場上斗雞、摔跤,放學(xué)了又一起去旁邊廢棄樓房里練“電影里看來的輕功”,至于寫作業(yè),那是什么?每周回家一趟,主要作用是為了帶上下一周在學(xué)校繼續(xù)“費”的食糧,同學(xué)們輪流帶菜去給食堂做,一般是土豆和白菜,極少的時候能吃到肉。

就這么玩了好幾年,小牦牛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的朋友們都去上高中了,而臨近中考的他成了班里的倒數(shù)。天氣漸熱,小牦牛開始發(fā)奮圖強,凌晨兩點起來看書,五十多個人的班,用了兩個月從倒數(shù)沖到中考時全班第7名。

幸運的是,縣里的高中在他們班正好錄取了7人。

這可能是小牦牛讀書生涯里的唯一一次奮斗。上高中之后,他又繼續(xù)著“費頭子”生涯,開始打群架,成績一落千丈之后再也沒起來過。

高中畢業(yè)后,他去了德陽警校(一所大專),逐漸步入社會的小牦牛,在成都做過實習(xí),但因為跟人溝通時太靦腆,沒能留下來繼續(xù)干;也在縣城跟朋友一起開過裝修公司,賺了一些錢,但很快就被胡吃海喝揮霍一空;最后回到雙橋溝,上山采藥、埋電纜,打打零工過活。家人也給他找過體制內(nèi)的工作,他自己也嘗試過考過公務(wù)員,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直沒有找到能謀生且充滿熱愛的事情。

這就是小牦牛青少年時候的故事,和千千萬萬普通農(nóng)村小男孩的經(jīng)歷別無二致。

直到他開始登山。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干農(nóng)活,左劃查看更多圖片。圖片來源:受訪者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兄弟

雙橋溝內(nèi)的阿妣峰是小牦牛第一次嘗試阿式攀登。

2019年,在小向的邀約下,兩人決定一起去攀登阿妣。這是他們第一次搭檔,一進(jìn)山,小向就暗自驚嘆,“小牦牛真的太強了”。

“體力和技術(shù)都很強,基本上都是他在前面帶路、領(lǐng)攀”。原本計劃的是重復(fù)柳志雄的南壁轉(zhuǎn)東南山脊線路“結(jié)業(yè)考試”,到營地之后近距離觀測路況,他們商量也許可以嘗試開辟新路線。

“反正就是去玩”,倆人的心態(tài)都很好。等第二天真正翻上山脊的時候,小向才發(fā)現(xiàn)小牦牛的心態(tài)是真的好,“他的心理壓力比我們小太多了,可能是他生活的環(huán)境里,經(jīng)常遇到有暴露感的地方吧?!?/span>

小向說,他喜歡和小牦牛搭檔,因為兩人理念相投:雙方都享受攀登的過程,沒有太多功利的目的;二是“他不會有很強的沖頂欲望,頭腦非常清醒”。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攀登中。圖片來源:受訪者

許多攀登者對沖頂有著自己的野心或執(zhí)念,或許來自贊助商的壓力,或許源于內(nèi)心想證明自己的不甘。阿妣作為小牦牛的第一座山,他依然表現(xiàn)得很淡定。攀登到距離頂峰還有二三十米時,搭檔的冰爪意外掉落,天色漸晚,兩人商議后決定下撤。

后來,小向和小牦牛又搭檔攀登幺妹,攀登至5500米時,小向狀態(tài)不好,下撤?;氐綔侠飼r倆人有說有笑,氣氛看似平常,只有小牦牛的表弟提醒我,哥哥看起來有些低落。

后來我問他,不是對登頂沒有執(zhí)念嗎,為什么還因為搭檔下撤不開心?小牦牛的聲音突然變得高昂,急急忙忙解釋道:“我覺得登山不是非要到頂,就是耍得好的兄弟伙一起搭檔爬個山,享受下這個過程,能爬就爬,不能爬就撤,小向一直在跟我道歉,搞得我心里很不好受?!?/span>

“兄弟”,可能是小牦牛在山上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隔了幾天,小牦牛和逍童再次攀爬幺妹時,也是一口一個“兄弟”。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圖片來源:受訪者

攀登第二天早晨,逍童從睡袋里鉆出來收東西。

小牦牛問:“兄弟,第一段你來領(lǐng)攀嗎?”

逍童:“我還得收拾一會兒呢!”

小牦牛:“錘子!兄弟,那我先來干了!”

沖頂前夜。

小牦牛:“怎么樣還ok吧,明天沖頂哦兄弟,怎么樣,有沒有問題哦?”

逍童:“沒問題吧?!?/span>

小牦牛:“肯定沒問題噻,兄弟,干就完了!”

沖頂當(dāng)日清晨,小牦牛和逍童醒來,掛在露營袋里看日出。

小牦牛:“感覺人生達(dá)到了巔峰,爽得很哦,可以看日出、看云海,是不是兄弟?”

逍童睡在外側(cè)露營袋:“昨晚簡直沒睡好,臥槽了。”

小牦牛淡定抽煙,比了個搖滾的手勢:“兄弟我也是,我被背上的冰頂了一晚上,不過問題不大?!?/span>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千米高空中的美麗日出,左劃查看更多圖片。圖片來源:受訪者

逍童說:“小牦牛是一個特別能頂?shù)拇顧n,當(dāng)我們都有一些疲憊和倦怠的時候,他依然可以站出來頂住壓力,一直堅持?!?/span>

攀登的第二天,難度“真的難了很多”。小牦牛一直在前面先鋒,下午兩點左右到達(dá)冰川起步點,正是一天里最熱的時候。頂上不停密集地落石,逍童看到其中一塊石頭滾下來砸到冰上,把冰砸碎了在地上滾出好遠(yuǎn),心生涼意。

小牦牛看著這樣的落石情況,也不敢貿(mào)然往前了,就這么等了半小時,落石沒有絲毫要停止的跡象,“小牦牛挺謹(jǐn)慎的,但等了那么久,我覺得他感到自己快要被侮辱了一樣,看了又看,一下子跑出去,等他先出去了,幫我看著落石的情況,我才跑出去?!?/span>

后來我問小牦牛沖出去的時候沒想過后果嗎。他說當(dāng)時雖然落石很頻繁,但只是順著一個槽往下落,這意味著石頭掉下來基本上也是掉落在一個固定的小區(qū)域。而且,他發(fā)現(xiàn)落石之前會先聽到聲音,聽到聲音后一段時間石頭才會真正落下來,“我倆必須得有一個人先沖出去”。

“錘子!干就是了!”、“還是可以兄弟”、“ 問題不大兄弟”,和1998年生的逍童爬山時,這是小牦牛最愛的口頭禪。逍童從普通話切換到四川話模式,學(xué)著小牦牛的語氣,故意把第一個音讀得重重的,將尾音拉長,那是一種大哥般的江湖氣,一掃在山下獲獎合照時的靦腆。

但在搭檔小向、小付的眼里,小牦牛并不是這樣,“他的話不多,我們最多的交流是喊‘到頂’、‘take’*注1、‘下降’。搭檔攀登婆繆時,三人的分工明確,小牦牛領(lǐng)攀、小付給小牦牛做先鋒保護(hù)、小向收尾,在中間的小付說,他們并沒有交替領(lǐng)攀,而是由小牦?!耙粋€人直接干到底”——大家都默認(rèn)這是最高效的方式。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領(lǐng)攀建站中。圖片來源:受訪者

但這絕不代表著逞強或者充老大。攀登婆繆的過程中,小付的高山靴的鞋底膠脫落,他被迫脫下來換上單薄的攀巖鞋,一度處在輕度凍傷的狀態(tài)。

“一段攀登中,一旦一個搭檔不斷給另一個搭檔提供幫助,盡管可能是善意的,但會導(dǎo)致這段關(guān)系的失衡,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牦牛很尊重我,他認(rèn)為我有能力去處理好這件事,并不會通過幫助我來獲得廉價的優(yōu)越感,或是去建立權(quán)威性”,小付咂了咂嘴,升華了他對小牦牛的評價,“我認(rèn)為他在一種更高級的狀態(tài)里。”

采訪中,搭檔們將攀登狀態(tài)中的小牦牛描述得神乎其神,他們發(fā)出了一句共同的感慨:“小牦牛永遠(yuǎn)比你想象中強”。

逍童說,小牦牛體力好得驚人,在非技術(shù)路段,小牦牛邊刷著抖音還能走得飛快,一小會兒就成一個小點了,然后在前面停下來繼續(xù)刷著抖音等他。

小向說,下撤的時候,小牦牛甚至?xí)苯优芷饋?,并且方向感很強,他帶路的時候可以跟上一次爬得一米都不差。

小付形容小牦牛先鋒的狀態(tài)是“特別堅定、獨領(lǐng)風(fēng)騷”,“他確實太快了,操作速度很快,攀爬也很快,好幾個對我們來說需要打保護(hù)點的地方,他直接就通過了,這不是魯莽,就是一種勢不可擋的狀態(tài),囊中取物般的游刃有余”。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圖片來源:受訪者

這種氣勢也點燃了搭檔們的激情,“他會給我們帶來一種促進(jìn),讓我們覺得必須要拿出最好的狀態(tài)和速度去匹配他?!?/span>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說明小牦牛和搭檔們在體力以及技術(shù)上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并不代表小牦牛一定就比他們做得好。

比如打冰洞時,小牦牛覺得21-21-21cm的等邊三角形比較難打通,一般會打成21-21-18cm的等腰三角形,有的搭檔會跟他爭執(zhí)很久,也有的搭檔表示能理解,“他做得很流暢,像是已經(jīng)這么用過很多次了,相對來說是最方便的操作方式,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安全系數(shù)可能并不是最高的?!?/span>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一起攀登。圖片來源:受訪者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第四類人

搭檔們、朋友們和小牦牛一起爬山,也見證他的成長。

第一座山時,小牦牛沒有寫攀登報告的概念,“爬了個山為什么還要寫那種東西”。搭檔們代筆寫完投給《戶外探險》,他才獲得攀登生涯里第一個有分量的獎(中國戶外金犀牛獎)。要去北京領(lǐng)獎時,姐姐心里有些擔(dān)心,以為他被騙了。當(dāng)飛機行駛在萬里高空時,這個從來不會因為暴露感或海拔高度上升而緊張的人,心里泛起一絲恐懼,那只是他第二次坐飛機。

小牦牛一直給人的感覺都是順其自然,很少表現(xiàn)出強烈的心愿或憧憬,第一次是我們剛認(rèn)識不久、他跟我聊起金冰鎬獎時,第二次是他告訴我有多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門。第二個愿望并沒有在來北京領(lǐng)獎時實現(xiàn),他擔(dān)心自己對機場不熟悉,早早地去候機,占據(jù)了本來可以去天安門的時間。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爬幺妹之前,他特意準(zhǔn)備了一面很大的國旗,長度大約有一兩米,我們都笑著建議他換上一面小國旗,但他特別執(zhí)著地裝進(jìn)了已經(jīng)鼓鼓囊囊的登山包里。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小牦牛的幺妹登頂照片就是和這面超大國旗拍的。圖片來源:受訪者

第二座山時,他依然沒有寫攀登報告,原因是對線路的定級系統(tǒng)不夠了解。從2019到2021年,他并非刻意地保持著每年成功完攀一座高難度技術(shù)山峰的速度,直到幺妹峰。搭檔們說,面對小牦牛這種“輸出型搭檔”,他們很怕因為自己的原因拉了后腿,他們認(rèn)為如果小牦牛有更強的搭檔,加之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xùn)練,“那以后不得了哦”。

小牦牛的生活并沒有因為目前取得的攀登成就而改變多少,他仍然很缺裝備,在朋友們帶來贊助商的裝備時,他會眼睛發(fā)亮地盯著它們,一刻不離地把它們收拾好、跟著人走。

他依然有些靦腆,甚至不自信,在技術(shù)上,別人堅持說書上的理論是這么講的時,如果你不問他追問他緣由,他永遠(yuǎn)不會去辯解和爭論。

“但他的技術(shù)就是很強”,跟小牦牛完攀婆繆的搭檔小付說,“人有四種境界,第一種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種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種是知道自己知道,第四種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小牦牛在攀登中就是第四類人?!?/span>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領(lǐng)攀中。圖片來源:受訪者

2021年12月底,孫斌在四姑娘山開了一期由the North Face贊助的原住民向?qū)嘤?xùn)班,不用另外繳費,只需抽出2天時間。當(dāng)時四姑娘山的注冊向?qū)в?97人,最終去聽課的只有20人左右,參與率僅10%,其中還包括了從成都慕名而來學(xué)習(xí)的同行。

小牦牛也喊了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去聽課,不過最終還是只有他自己去。孫斌對這個當(dāng)?shù)匦』镒佑∠蠛苌睿吧险n的時候,他永遠(yuǎn)坐在第一排,離我最近的地方,他的眼神里有對知識的渴求,有憧憬,聽課非常認(rèn)真。而有的向?qū)нM(jìn)來上課時身上還帶著酒味。”

小牦牛像小時候上學(xué)一樣帶上了紙和筆,雖然把“氧氣”寫成了“養(yǎng)氣”,“伙食”寫成了“火食”,但筆記內(nèi)容細(xì)致到“高原肺水腫需要‘促紅血細(xì)胞球生成素’”,記了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娜摴P記。課程結(jié)束時,這名穿著藏服的年輕人從孫斌手中接過優(yōu)秀學(xué)員獎和一個贊助商的背包。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孫斌和小牦牛。圖片來源:孫斌

認(rèn)識小牦牛的半年里,我們時常聊天,他依舊經(jīng)常打錯字,比如他的微信簽名,“出咯野性,還有柔情,因為喜歡,所以追逐”,讀了好幾遍才恍然大悟,他想表達(dá)的是“‘除了’野性”。

我們一起攀冰,看到同伴做出漂亮的動作,他會大喊一句英文“basketball”,意思是“巴適得很”,四川方言里很贊的意思;我們一起爬山,岔路口要左轉(zhuǎn)了,他大喊“左plus“,如果是右轉(zhuǎn),那就是“右plus”——無論哪句,都跟英文本來的意思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小牦牛有位攀登的搭檔畢業(yè)于知名高等學(xué)府,地道的英文、古詩詞信手拈來,他表示,除了攀登本身的過程,能夠跟小牦牛聊的話題并不多;還有另一位搭檔,即使磨合時間比較長,依然無法接受大喊“basketball”這種來表達(dá)贊嘆的方式。

他既不屬于傳統(tǒng)攀登者的形象——那種進(jìn)行科學(xué)訓(xùn)練和遵循嚴(yán)格飲食的人群,他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區(qū),無需刻意適應(yīng);登山徒步是日常;放牛對他而言是越野跑訓(xùn)練;家里小院的前頭后頭都有瀑布,等到12月結(jié)冰就自然而然地打著鎬往上爬。他每頓要吃五碗大米飯,酒和飲料敞開了喝,當(dāng)我告訴他有專業(yè)的運動員多年不吃米飯時,他愣了一下問我為什么。

但他也跟雙橋溝的當(dāng)?shù)厝水嬒裼兴鶇^(qū)別——他高中畢業(yè)后考上了大學(xué),即便只是所警校,但在本地的朋友們看來已經(jīng)是“有文化的人”了。畢業(yè)后通過了公務(wù)員筆試、卻不去面試,家里安排了體制內(nèi)的工作也不愿去做。

這幾年,趕上了四姑娘山打造全國首個山地戶外型旅游目的地,商業(yè)登山蓬勃發(fā)展,他又不甘心只做個替游客牽馬、背包的高山協(xié)作。他想自主攀登——那種使用技術(shù)裝備,輕裝、快速的阿式攀登,雖然文字聊天時,他告訴我的總是“他喜歡阿試攀登”。

采寫小牦牛的四個月里,我一度感到分裂,不知道該如何理解這樣一個人;有時又慶幸兩種畫像的分別所長能夠集合在同一個人身上。既有原住民對當(dāng)?shù)丨h(huán)境的熟悉、強大的體能,又如饑似渴地學(xué)習(xí)著先進(jìn)的攀登技術(shù)和理念,他的未來該多么值得期待。

我問小牦牛,是從什么時候想要自主攀登的?他說,很久前,有游客說憑什么你一天值這么多錢,你不就是個牽馬的,他被深深刺激了。

我又問他,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年輕一代里優(yōu)秀的攀登者了,但大家聊到他,還是繞不開談?wù)摬刈迦?、雙橋溝本地人的身份,這是他想要的嗎?

可能是喝了酒的緣故,這一次他沒有再靦腆,他用很快地語速說,我跟別的本地人沒有不一樣,只是我更熱愛,更勇敢。

隨即他停下來想了想。

“是的,就是更熱愛、更熱愛、更熱愛”,他一連說了三遍。

戶外主播探險有遇見鬼的嘛(直播戶外探險遇見鬼)

▲ 熱情驅(qū)動攀登,攀登永不停止。圖片來源:受訪者

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quán)/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1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