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播帶貨模式(什么是直播帶貨坑位費)

近期有好幾場晚會讓觀眾摸不著頭腦,到底是直播還是錄播,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
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操作層面的直播,和觀眾理解的直播是有一定是有區(qū)別的。
在觀眾那里,認為所有的“直播”,都是現場發(fā)生的事情的實時傳輸。
但是實際操作當中卻因為各種各樣的主客觀條件約束,因此呈現直播的時候往往有很多種可能性。
情況一:現場實時直播
完全通過實時傳輸信號,所見即所得,也就是觀眾想象中的直播。每年各家衛(wèi)視的跨年演唱會就是這種形式。

新聞節(jié)目里、體育比賽里,仍然通過這種方式讓觀眾第一時間看到實況現場。

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就是沒有延時的現場實時直播,而且,沒有備用信號。
我們看到的各種草根直播、直播帶貨,都是屬于現場的實時直播。
但這種情況在真正的專業(yè)播出當中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現場的不可控因素,而在播出上又有一些安全播出的需要,平時很少直接采用這種形式。
情況二:備播帶和直播一起
有些直播為了卡點,比如央視春晚的直播,需要保證0點準時倒計時。為了保證這種實況直播完全萬無一失,就需要給他上一個雙保險——備播帶錄制。

春晚前的最后一次聯排,往往就是備播帶錄制。

這次錄制和當晚除夕播出的內容幾乎沒有區(qū)別,并且在正式直播時,同時段在播控臺備播。有時候,甚至會將兩場晚會的畫面進行混著切。
情況三:錄播和直播相結合
通過搭建一個直播的現場,呈現一個直播的空間,但實際上主要的節(jié)目內容,比如說表演、舞臺演繹,就是通過提前錄制的形式。
為什么要這樣?我見過3種情況。
一種是因為演出嘉賓不能完全在同一天抵達,因此提前錄制,正式直播的時候,在現場依舊報幕,觀眾看不到本人,卻能聽到電視播出的內容。
大灣區(qū)中秋晚會中,王菲的表演就是提前錄制好的。在晚會現場,所有人都會聽到主持人報幕:“有請王菲帶來主題曲《灣》……”

電視播出內容

實際現場內容
另一種情況是為了現場有更充分的時間進行場地轉換。
在每年鳥巢舉行的《好聲音》的總決賽上,一些表演就是提前一天錄制的。這是為了更方便壓縮電視播出時間,減少換場。

還有一種就是今年春晚的情況。因為疫情原因,采用技術呈現的形式表演的劉德華,也采用了這種方式。

情況四:錄制后以直播的形式推出
這種情況在電視上一般都不稱之為“直播”。但在手機端上,也被叫做直播。
這是因為它保留了直播“流”推送的特征,和一般推出短視頻不一樣,不能拖動進度條,只能跟隨節(jié)目播出觀看。
一些電視節(jié)目通常會標注“短信直播”,意思是互動內容是實時直播的,但是節(jié)目本身不是。

所以,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些關鍵詞,實際上是有不一樣的含義的。
“現場直播”一般是實時的現場,但未必是0時差,往往出于安全考慮也有延時。
“實況直播”往往意味著是真實現場,但未必是同一時間。
“直播”的含義就比較模糊,意味著節(jié)目整體是直播的,有可能部分內容不是實時現場。
以后你再看到有節(jié)目回避是否直播這個問題,或是措辭上有所講究,你就知道緣由了。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8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