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公務員培訓機構最強(報考公務員培訓機構費用)
劉欣 (農健、梁淑怡/圖)
報考公務員,是31歲的全職媽媽劉欣在2021年作出的最重要的決定。為此,她把四歲的女兒送回江西老家縣城,把自己送進全封閉的培訓學校,與一群應屆生成了同學。
九年前,大學剛畢業(yè)的劉欣不愿想關于編制的事兒。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藥企,曾有機會成為公司最年輕的主管。結婚后,劉欣成了一位全職太太,第三年,女兒降生。
新冠疫情以來,丈夫的生意、劉欣的生活接連遭受打擊。每天圍繞著女兒轉,也漸漸讓她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宇宙的盡頭是考公?!睋嚓P機構統(tǒng)計,2021年約有212萬人報名國家公務員考試。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qū),當?shù)?span id="7cv38ze8gk"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7123945">郵政管理局招聘的一個“不限專業(yè)、工作經驗、戶籍”的崗位,有約兩萬人計劃報考??脊澈螅瑢ι畲_定性和穩(wěn)定性的追求,是許多“大齡考生”在2021年的擇業(yè)偏向。
如今,劉欣最渴望的,是恢復對生活的掌控。以下是劉欣的自述。
“自己好像一無是處”
我現(xiàn)在要考的職位,還沒有我九年前的崗位工資高。
那時我大學剛畢業(yè),去了南昌一家藥企上班。第一年,我就贏得了集團演講比賽一等獎。后來,公司把我派到北京工作,不出意外的話,我應該很快就能晉升為公司最年輕的主管,年薪有20來萬。而我現(xiàn)在準備考公的崗位,一年到手也就7萬。
在北京,我認識了同樣來自江西吉安的丈夫。他從事投資行業(yè),談論的是風險和回報,我的工資在他面前不值一提。
結婚后,我們回到南昌,我成為一名全職太太。2017年,孩子出生了。丈夫全身心都在工作中,寶寶出生的時候,他依舊很忙,沒能見證這個時刻,他感到遺憾。
剛開始,全職媽媽帶給我很多期待,丈夫不在,全年無休的“喪偶式育娃”讓我總結了很多經驗,一度成為“寶媽”群的“懂姐”,還常常在公眾號和微信群中分享育兒經驗,有不少粉絲。
可能是看我過得太順,生活給我加了把狠料。
沒多久,家里老人身體情況忽然變差,丈夫的生意走下坡路,疫情的到來更讓生活墜入黑暗。后來,我們把店賣了,虧了幾百萬,我還賣了首飾來填補家用,可以說是“家道中落”。生活推著我走。那段時間糟糕透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對女兒亂發(fā)脾氣。在“寶媽”群友的建議下,我去看了心理醫(yī)生。
我愿意把全職媽媽當作一項事業(yè),但自己好像一無是處。育兒是一個長線投資,短時間是看不到收獲的。我不知道該怎么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樣的狀態(tài)持續(xù)到2020年底,我打算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為了考公,把女兒送回鄉(xiāng)下
2021年,我決定好好準備公務員考試。
年齡越大,路子越窄。除了考公,我想過很多條路:去打工,沒有雙休又要加班,沒時間照顧孩子;做生意,回想幫丈夫管理店鋪那會兒,一到發(fā)工資交房租,我整個人就很焦慮,擔驚受怕,也干不來。
其實,剛畢業(yè)時,家里人也逼過我考公,當時覺得體制內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并不適合我。
這九年的經歷讓我了解到,體制內的工作對女性是比較寬容的,考得上就有工作。在企業(yè)打工,一到35歲就要擔心被裁員。未來不可測,有朋友在疫情期間上岸了,日子過得不錯。
不過,也有人聽說我考公后,覺得“想法奇怪”。
會計專業(yè)出身,我錨定了財務崗的方向,開始備考后,婆婆知道了,還到南昌幫我?guī)Ш⒆印?/p>
剛開始,我在市里圖書館學習,但學得沒方向,像個無頭蒼蠅。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封閉式的考公機構,統(tǒng)一住宿、上課,有老師專業(yè)指導,學習氛圍好,我覺得挺不錯。
婆婆年紀大了,在市里經常迷路,就提出要把女兒帶回縣里照看。
想到女兒不能在市里讀書,我有點猶豫。我很重視孩子教育,給孩子報的培訓班幾乎沒缺過課、遲過到,寧愿自己省一點也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沒想到,我媽知道后,態(tài)度堅決,幾乎是逼著我報班。我妥協(xié)了,把女兒送回老家,停了所有的培訓班。1月份,我一個人去了學校。
慢慢找回自己
一個四歲半孩子的媽媽,還要被自己的媽媽逼著去學習。沒想到這種事會發(fā)生在我身上。
培訓機構在一所職校開班,班里有一百多個同學,宿舍是六人鋪。我有四個舍友,同學都是應屆畢業(yè)生。平時出門,四位舍友穿著打扮時髦,早上起來還要化妝,穿著樸素的我最顯眼,我和她們差了近十歲。
細細想來,跟她們在一起我也慢慢年輕了起來,回望我的全職媽媽生活,特別是懷孕之后,朋友都是一群“寶媽”,聊的話題除了娃還是娃,沒有自己。
舍友們也很照顧我。她們會帶我玩劇本殺、密室逃脫。之前沒玩過,今年都體驗了一下。2021年1月,我過生日,沒跟她們說,她們竟然給我買了生日蛋糕,我感動到流淚。
我并不是班里唯一的大齡考生。班里有個比我小一歲的男生,還沒結婚。他學習非常自覺,每天都是最早去教室學習,風雨無阻。2020年他考上了一個鄉(xiāng)鎮(zhèn)崗位,但有五年服務期,離家遠,他放棄了,想2021年再沖一沖,考個更好一點的。
大齡考生,每考一年就少一次機會,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影響一生。
報考崗位的時候,大家都盡量選擇限制條件多的崗位報考,競爭不會太激烈。2020年,我還可以報30歲以下的崗位,2021年只能報35歲以下的。財務崗的競爭很激烈,上岸機會渺茫。我自認為學得很認真,2021年我考了9場考試,從9月考到12月,都沒進面試,班里我認識的有七個上岸了,兩個是我舍友,有時會很焦慮。
盡管成績不如意,但我感覺重拾了對未來生活的掌控感。年齡大,我也更清楚自己要什么?,F(xiàn)在在機構上課,我已經感覺到課程的進度很慢,開始試著在宿舍自學。每天眼睛睜開,就看書、做題,根據自己的進度看網課,不用別人催。
過去這一年,每個月我都會回老家看看女兒,春節(jié)待了五天,最短不到一天。每次回去女兒都會問我考得怎樣。
最近,吉安下雪了。12月24日,我考完試回了趟老家,下雪那天,我在車頂上給女兒堆了一個雪人。雪不大,雪人很小,但女兒喜歡。
2022年的路還不知道怎么走,1月還有幾場考試,看能不能上岸,我心想,還沒到35歲,說不定還能搏一搏。
(應采訪對象要求,劉欣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蘇有鵬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馮佳琪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8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