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廣告收費標準(平臺廣告語)
在數字化浪潮大勢所趨的環(huán)境下,企業(yè)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和深入,就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其轉型歷程可分為“點-線-面-體”四個階段,數字化理念從單一數字技術的應用到整體業(yè)務流程的優(yōu)化,再到跨部門的數字化平臺搭建,最后打破傳統(tǒng)商業(yè)理念邊界,實現企業(yè)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營銷作為核心的業(yè)務部門,在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將進一步加強與品牌、產品、財務等各部門的聯動性,傳統(tǒng)單一的業(yè)務板塊分工逐漸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多部門聯動協同發(fā)展的運營思維。傳統(tǒng)的營銷部門升級為以數字化驅動的市場團隊、渠道團隊、客戶運營團隊等,通過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數據采集、計算、應用與回流,使營銷技術貫穿營銷過程的全鏈路。


對廣告主來說:短期內買量成本或明顯上升,電商類廣告主影響更大。在IDFA關閉或類似情況,會導致廣告主ROI更難測算。買量廣告投放計劃也難以實時調整,整體廣告投放精準度將會明顯下降。而根據CPI=CPM/IPM,投放精度的下降會導致IPM的下降,進而導致CPI的抬升。但長期看,買量投放的性價比和可操作性的降低會導致部分廣告主廣告預算的遷移,CPI將隨著CPM的下降而重新拉升。而相比于游戲等已推廣APP下載為目的的廣告主來說,電商類廣告主所受的影響可能會更大。由于不同賬號體系內將更難實現歸因,導致電商廣告主將會更傾向于站內投放,頭部電商平臺站內流量的爭奪或將更加激烈。
對于廣告平臺來說:跨媒體投放受限,自有賬號體系的頭部平臺地位可能會更加強勢。如果用戶設備信息的采集受到限制,那么跨媒體的用戶數據將不能通過現有的用戶設備號串聯在一起,而只能采取UA信息等進行跨平臺數據搜集,其推送精度、歸因準確度可能大幅下降,跨媒體的投放將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對于第三方的廣告聯盟來說,其核心的競價撮合價值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如Facebook預測自己的廣告聯盟業(yè)務(FacebookAudienceNetwork)業(yè)務可能會降低50%的收入,特別是參與到廣告聯盟中的長尾媒體可能會完全喪失這部分的廣告收入。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后疫情時代對互聯網依賴度的提升,我國居民互聯網使用人次穩(wěn)步提升,截至2021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為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2%,一方面穩(wěn)定了疫情對經濟發(fā)展的沖擊,另一方面推動了數字消費的發(fā)展。目前中國的營銷環(huán)境仍處在快速數字化進程中,根據《2021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數字營銷預算平均增長20%,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guī)模達7666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8.6%,營銷精細化、效率化和數智化轉型是未來廣告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根據eMarketer數據,2020年即使受疫情的影響,在廣告主大幅縮減預算的情況下,美國移動廣告也是唯一保持正向增長的廣告形式,市場規(guī)模達915億元。在美國移動廣告市場中,由于展示廣告性價比更高,因此更易受廣告主的青睞,而近年來社交網絡視頻廣告在展示廣告中的占比也在快速提升。因此測算美國社交網絡視頻廣告市場規(guī)模在2024年有望達210億美元。

根據艾媒咨詢,字節(jié)跳動在2016年和2017年,廣告收入還僅為60億和150億;到了2018年已達500億。根據騰訊新聞等報道,2019年字節(jié)跳動完成廣告收入約1200億;其中抖音為最重要的廣告收入來源。字節(jié)跳動在國內網絡廣告賽道的市場份額,在2016年還僅為全市場3%,預計在2019年已達21%;成為國內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最大的網絡廣告巨頭。

21年以來,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修正草案)》等上位法,在反壟斷、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算法規(guī)范、數據安全等方面都出臺了嚴格的監(jiān)管政策,相關細則也在陸續(xù)出臺。反壟斷相關,適應互聯網時代新需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修正草案)》中專門增加了針對平臺經濟和互聯網方面的基礎性內容,對于互聯網平臺企業(yè)在濫用數據、算法、技術以及資本優(yōu)勢、平臺規(guī)則排除競爭、限制競爭的問題,設置了專門條款。

行行查 | 行業(yè)研究數據庫 www.hanghangcha.com
建議下載收藏本文章,歡迎評論、點贊和轉發(fā)! 有任何喜歡的行業(yè)和話題也可以私信我們。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4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