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初中生如何賺錢(十四歲初中生如何賺錢)
這個孩子才17歲,居然就在自家后院,建了一個真實的核反應堆。那他哪來的各種技術和放射性原材料呢?不得不說,這家伙簡直是個天才。

你可別以為他像你和我一樣,只是沒事過家家鬧著玩的,14歲的時候,他就通過建造核反應堆的模型,并寫了幾篇關于核裂變和核能相關的論文,以此還獲得了原子能優(yōu)異徽章。也就是這個榮譽,讓他自信心爆棚,導致他接下來就產生了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要建一個真正的核反應堆。
這個孩子叫大衛(wèi)·哈恩,是美國的一個童子軍,10歲的時候,他爸送給了他一本化學相關的書,從此他就迷戀上了化學,他還試圖收集元素周期表上的各種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一有空就在自己房間搗鼓各種化學實驗,所以經常就會發(fā)生一些化學品泄露,爆炸等事故,沒多久他就把自己房間給炸了個稀巴爛,之后就被他媽給趕到了地下室。

大衛(wèi)·哈恩長大后拿著父親送他的書
在地下室他又是做各種作死的實驗,甚至還有一次爆炸,差點直接把他們家小房子都給掀翻了,大衛(wèi)自己也被炸的躺在地上昏迷了半天,眼睛還被崩上了碎片,差點弄瞎眼。
由于他的父母老早就離婚了,對他也缺少一些基本的管教。他母親拿他沒辦法,只好又把他給趕到后院種花的一個小棚子里,不然恐怕這家遲早都被他給拆了。他母親看他整天戴著防毒面具,忙到凌晨一兩點,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些什么。當然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的小實驗,上不了啥臺面。
自從他獲得了原子能的優(yōu)異徽章之后,他告訴他父母,石油這東西遲早有一天會用完的,他正在研究一項幾乎用不完的能源,那就是核反應堆。為了購買實驗所需的原材料和器材,他開始去快餐店、小商店打零工賺錢,之后他在學校的成績也開始變得一塌糊涂,甚至連女朋友都沒時間陪了,一心只鉆研在他的化學試驗中。

原子能優(yōu)異徽章
他要做的是一種叫增殖反應堆的東西,美國能源部還對這種反應堆,舉了個通俗易懂的例子說,想象一下,你有一輛汽車,車里有半箱汽油,當你開出去溜達了一趟之后,這油箱的油不但沒減少,反而變多了,這就是增殖反應堆,也就是說,這種反應堆的燃料越燒越多。
聽著好像挺離譜的,先別急著抬杠說能量守恒什么的,因為我們今天主要也不是為了講解這種反應堆的具體原理,大體上你這么理解就得了。
僅憑一個人,啥也沒有,就想造核反應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要造的這種核反應堆當時難度可以說是特別高。比如1963年,底特律愛迪生公司,就開始大張旗鼓地要準備造這種核反應堆,來作為美國唯一一個商業(yè)運行的增殖反應堆,美國國會也撥款了數十億美元用來建造這種反應堆,但最終他們都失敗了。
而大衛(wèi)卻只有他一個人和一個花棚,沒錢、沒團隊、沒原料、沒技術,但他卻信心十足。
為了獲取更多的技術,并合法獲得放射性原材料,他便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冒充自己是一位物理老師,然后每天分別給美國能源部、核管理委員會、愛迪生電氣研究所、原子工業(yè)論壇等等各種核相關的部門機構大量寫信,假裝要和他們一起做一些學術方面的探討,但實際就是想套取他們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僅此而已。
比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一個負責同位素生產和分配的主管就告訴他,分離某些放射性元素有哪些技巧,哪些同位素可以維持鏈式反應,該從哪里購買或提取放射性原料,價格是多少等等。
就靠這一招,他從各部門機構獲得了大量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接下來,就是該實施這些步驟的時候了。
比如他聯系了一些煙霧探測器公司,聲稱需要大量的煙霧探測器用于學校的某些項目,其中一家公司愿意以100美元的價格向他出售了100個壞了的煙霧探測器,他從中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镅,之后他把镅放在一個鉛罐子中,做了一個中子槍。很多人應該看過小謝爾頓也用這個做過核反應堆,其實就是參考大衛(wèi)這個故事的。

煙霧探測器
他又找了一些煤氣燈罩,從中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釷,他甚至還花了1000美元買了一堆鋰電池,用來提取鋰,再用鋰來提純釷。理論上,只要用中子槍轟擊釷,他就可以得到鈾了。

燈罩
然而他發(fā)現,镅中子槍的威力好像還不夠,并不能將釷轉換為鈾。
他又開始跑到垃圾場和古董店,搞了一些老舊的夜光鐘表,從中提取了一些放射性元素鐳??催^我們之前視頻的都知道,由于鐳會發(fā)光,早期的時候人們并不知道鐳有很強危害,所以鐳都被用來當夜光涂料涂在手表上了,或者被當做各種保健品給用了,在鐳被禁止使用之后,大衛(wèi)只能從老舊的鐘表中提取少部分鐳。

早期的夜光表涂料是鐳
然后他又從一家醫(yī)院的X光檢查室拿到了一份硫酸鋇的樣品,用來提純鐳。
之后他就有了一個威力更強的鐳中子槍。
為了獲取更多的鈾,他甚至還向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家公司直接購買鈾,再用硝酸來分離鈾,但他又買不到硝酸,因為這玩意是用來造火藥的,市場被嚴格管控,所以他就通過硝石和硫酸氫鈉來自己生產硝酸。
就通過以上種種土方法,他獲得了各種放射性元素。

大衛(wèi)花棚里的各種化學物品
不得不說,這一個中學生看來不僅很有錢,動手能力也是牛的一塌糊涂啊。
大衛(wèi)將這些放射性元素放一起,用鋁箔包好,形成一個臨時反應堆核心,之后又將釷和鐳分別包成多個小包,放在核心周圍,用膠帶綁在一起,就這樣一個核反應堆就完成了。
不幸的是,正當他高興時,危險也來臨了。
他發(fā)現這個核反應堆的放射性要遠遠大于他的預估,比正常輻射水平高1000倍,甚至在他母親住的地方也能探測到輻射,此時他也意識到,這恐怕要出大麻煩了。
之后他趕緊將這個反應堆拆開,分成了3份,一份藏在母親的房間,一份放在花棚里,剩下的全放在汽車后備箱。
恰巧不巧的是,他這個行為被一個鄰居發(fā)現了,鄰居還以為有小偷在偷汽車輪胎,報了警,當警察趕到時,大衛(wèi)剛好被抓個正著,大衛(wèi)慌慌張張的說他在等一個朋友,但警察可不信啊,決定搜車。
當警察打開后備箱時,發(fā)現里面還有一個上了鎖的箱子,箱子里有很多用鋁箔紙包裹的灰色粉末,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鐘表,燈罩,以及各種化學品及實驗器材等等。
大衛(wèi)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有很強的放射性,千萬不要亂碰。警察一聽,啥?放射性,怕不是原子彈吧,嚇得立馬將這輛車拖到了警察局總部,并召集了拆彈小組來提供幫助。這件事隨后又觸動了聯邦放射應急響應計劃,FBI、EPA什么的全都卷了進來。

清理污染
可憐的是,大衛(wèi)的下場并不好,他后來成了一名海員,主要工作就是做一些打雜的事,比如擦擦甲板,削削土豆皮一類的,在此期間,他仍然還在研究他感興趣的各種化學實驗。在零幾年的一次采訪中,他還妄言,我可不相信自己因為以前受到過核輻射,會少活5年。可惜的是,2016年,大衛(wèi)39歲時,就在家中去世了。
一個對化學如此著迷的人,不能說是天才吧,但如果能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體系培養(yǎng),給予相應的平臺與資源,可能還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最終下場卻是如此,確實有點可惜了。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jsdgw.cn/66320.html